近日,一則關于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職務變動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盡管小米官方及王化本人均未對此作出回應,但外界猜測聲不斷,其中不乏“雷軍對其工作不滿”等說法。
11月中旬,多個媒體及自媒體大V援引“電車界”報道稱,從多位業內人士處獲悉,王化即將轉崗,不再負責小米公關事務。這一消息迅速在數碼、科技及財經領域傳播開來。
對于王化的轉崗,外界猜測紛紛。有觀點認為,這可能與小米近期遭遇的極端負面輿情處理不力有關;也有聲音指出,雷軍對過去的公關策略(KML打法)不滿意。然而,這些猜測均未得到證實。
事實上,王化與小米的淵源頗深。他畢業于四川大學,加入小米前已在媒體行業深耕十余年,積累了豐富的行業洞察、媒體理解及傳播學見解,同時擁有廣泛的人脈和渠道資源。2015年,王化加入小米,當時小米尚未設立獨立的公關部門。2017年,小米正式組建公關部,王化擔任林斌的特別助理。2018年,公關部擴張時,他雖為編外人員,但已實質介入小米對外傳播與媒體對接工作。2019年中,王化正式轉崗至集團公關部,擔任公關總監。2020年,他晉升為小米集團公關部副總經理,次年5月更進一步,成為公關部總經理。
在小米的十年間,王化經歷了多次崗位調整,其前上司徐潔云(現雷軍秘書)也曾多次轉崗。這種干部輪崗制度在小米內部并不罕見,因此王化的此次轉崗也被視為正常的工作變動。
當前的小米,已不僅是手機巨頭(全球TOP 3),更在汽車、IoT、互聯網等領域嶄露頭角,甚至涉足半導體芯片領域。面對如此復雜且競爭激烈的行業環境,無論是王化還是新的繼任者,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公關工作雖重要,但僅是小米龐大業務體系中的一環。
小米的成長有目共睹。在大家電領域,小米已逐步擺脫貼牌代工的標簽,主導研發、設計和品控。例如,小米空調的研發、設計和品控均由小米主導,長虹美菱僅負責生產環節。在汽車領域,小米的專利總數已達834件,其中超過96%為發明專利,涵蓋自動駕駛、電驅技術和電池與壓鑄技術等板塊。小米SU7更獲得了長達15年的整車專利保護期。小米還斬獲了國際壓鑄最高獎——北美壓鑄協會頒發的最佳結構獎,創造了中國汽車制造的行業里程碑。
在芯片領域,小米同樣取得了突破。今年5月,小米發布了大陸首個3nm自主設計的智能手機SoC芯片——玄戒01,引發廣泛關注。據新華社報道,小米芯片研發工作已歷時10年,投入資金超130億元,研發人數超過2500人。目前,這款芯片已實現規模量產,并首發搭載在小米15S Pro和小米Pad 7 Ultra兩款旗艦新品上。小米的迭代SoC芯片玄戒O2也在緊鑼密鼓推進中。
在AI領域,小米同樣積累了豐富的專利儲備。2025全球互聯網峰會烏鎮主會場,小米HyperAI斬獲了本屆互聯網大會的特等獎。小米還開源了端到端語音大模型Xiaomi-MiMo-Audio、首個自研聲音理解大模型及首個推理大模型等。今年8月,小米更宣布天才少女羅福莉正式加盟,無疑為小米的AI研發創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小米取得這些成果的背后,是雷軍對研發的持續加碼投入。他多次公開表示,小米集團將持續深耕操作系統、人工智能和芯片三大底層核心技術,未來五年在核心技術研發上將投入2000億元,不斷夯實技術基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