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人形機器人領域近日迎來重大進展,優必選科技憑借其最新發布的工業級產品引發行業關注。該公司向客戶批量交付的Walker S2系列機器人,憑借高度協調的集群動作展現出接近科幻電影的視覺效果,這一場景讓人聯想到《我,機器人》與《星球大戰·克隆人的進攻》中的經典畫面。與早期消費級產品相比,新一代機器人已突破表演屬性,正式進入工業生產領域。
財務數據顯示,這家扎根機器人行業多年的企業正經歷戰略轉型。2025年前三季度營收達9.5億元,同比增長27.7%,其中消費級機器人與教育機器人業務貢獻超八成收入,分別實現45%的同比增速。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凈利潤虧損同比收窄17.1%至5.8億元,這主要得益于新品迭代與海外市場拓展帶來的規模效應。盡管物流機器人等傳統業務因戰略調整出現短期波動,但工業級產品的研發投入正持續加大。
Walker S2的技術參數彰顯其工業適配性:52個自由度賦予機身靈活運動能力,±162°腰部旋轉設計可覆蓋多數流水線操作空間,15kg負載能力滿足物料搬運需求,而3分鐘自主換電技術更突破性地實現7×24小時連續作業。這種設計直擊工業場景痛點——相比人工換電的繁瑣與充電模式的低效,自主換電系統顯著提升了設備利用率。技術團隊透露,該功能已通過多家車企的嚴苛測試驗證。
市場訂單量印證著產業變革趨勢。截至目前,Walker系列累計訂單突破8億元,其中7月獲得的9051萬元汽車行業訂單創下全球人形機器人單筆采購紀錄。生產計劃顯示,2025年將交付500臺設備,首批數百臺已投入汽車制造與3C電子領域,完成全年目標的40%-60%。合作名單中,比亞迪、吉利、一汽-大眾等車企占據重要位置,富士康的加入則拓展了電子制造應用場景,順豐等物流企業的合作更將應用邊界延伸至智慧供應鏈。
行業觀察人士指出,汽車制造業正成為人形機器人技術落地的關鍵試驗場。該領域既需要精密操作能力,又具備規模化應用空間,對設備穩定性與協同效率要求嚴苛。優必選選擇與頭部車企深度綁定,既驗證了技術成熟度,也為后續迭代積累數據。值得注意的是,其產品部署采用驗收確認收入的會計模式,這雖導致短期財報波動,但更真實反映了工業級產品的交付周期與價值實現路徑。
這場由消費端向產業端的跨越,折射出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升級軌跡。從春晚舞臺的娛樂化展示,到工廠車間的專業化應用,技術突破與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正在重塑行業格局。當國際同行仍在PPT階段時,中國企業已通過批量交付改寫競爭規則,這種轉變或許預示著全球智能制造領域的新一輪洗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