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具身引智、應用未來”為主題的2025年第二屆中關村具身智能機器人應用大賽在北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圓滿落幕。這場匯聚全球頂尖科研力量與產業資源的盛會,通過多維度競技與深度交流,全面展現了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的創新突破與應用潛力,為構建未來產業生態注入強勁動能。
大賽由中關村科學城管理委員會主辦,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與立德機器人平臺聯合承辦。開幕式上,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產業促進四處處長姜大寬在致辭中強調,海淀區將以賽事為新起點,持續優化產業生態,攜手各界以創新膽識與工匠精神,共同開拓具身智能新領域。此次大賽緊扣北京市及海淀區打造全國具身智能創新高地的戰略目標,設置具身智能模型能力挑戰賽、場景應用賽、學術前沿與產業生態三大核心賽道,涵蓋十余個細分賽項與近二十項獨立任務,全面檢驗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中的感知、決策與執行能力。
自2025年6月啟動以來,大賽吸引國內外頂尖高校、科研院所及行業領軍企業的高水平團隊參與。經過數月選拔,優秀團隊于11月中旬展開決賽角逐。現場競技中,各參賽機器人在家庭服務、工業制造、應急處置等場景中展現出卓越的技術適應性。靈御智能團隊在原料搬運(遙操作)賽項中以1分鐘完成物品搬運,垃圾揀選(遙操作)賽項中3分03秒實現高速分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北京科技大學團隊在車身檢測任務中同臺競技并雙雙達標;靈心巧手團隊的機器人(自主完成)僅用42秒完成工業場景下的關節組裝,刷新環境適應能力紀錄。
在模型能力挑戰賽中,技術突破成為焦點。“具身大腦大模型能力挑戰賽”基于RoboBrain2.0模型,圍繞空間理解、預測推理等關鍵維度展開優化,推動模型向更高效、精準的“思考中樞”演進;“具身小腦模型能力突破挑戰賽”則聚焦真實物理場景中的執行操作,選手需完成真機數據采集與模型訓練,構建可跨平臺部署的“行動中樞”。場景應用賽則通過“自主完成”與“遙操作完成”兩大類別,還原工業、商用、居家等真實環境,考察機器人多技術協同能力。學術前沿與產業生態賽道則集中展示了多足機器人、輪足機器人等創新機構設計,以及視覺傳感器、靈巧手等關鍵零部件的最新成果,凸顯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活力。
決賽收官當日,中關村科學城公司在中關村創業大街舉辦閉門AfterParty——“人機共話?機甲盟友局”。活動現場,人形機器人與智能機器狗的加入為科技互動增添趣味。“走進海淀”機器人走秀以硬核科技演繹視覺美學,“智敬未來”環節以機械之禮致敬創新精神,“萌寵互動”中機器狗的憨態可掬引發陣陣歡笑。參賽選手在智能機甲陪伴下,圍繞技術突破、行業趨勢等話題展開深度對話,在跨界融合中激活生態活力。
此次大賽不僅是一場技術競技,更成為連接全球創新資源的樞紐。通過匯聚頂尖團隊與前沿成果,賽事有力推動了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的實用化與產業化進程,為北京乃至全國智能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也為我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貢獻了“海淀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