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董事長黎輝近日接受獨家專訪,這位57歲的投資人出身的企業家,以低調務實的風格重新走到臺前。自2025年4月出任董事長以來,他正帶領這家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開啟新篇章。每周保持三四次健身習慣的黎輝,在訪談中多次強調:"真正的競爭力來自系統能力的全面性,任何環節的短板都會成為企業發展的天花板。"
回顧瑞幸的逆襲之路,2020年財務造假風波后的轉型被視為關鍵轉折點。當時作為控股股東的大鉦資本,通過兩次增資穩定了公司治理結構。黎輝透露,團隊用兩年時間重構了從管理架構到數字化系統的全鏈條運營體系。"我們拆除了部門間的數據孤島,現在所有運營數據都實時上傳云端,這支撐著2.9萬家門店的高效運轉。"他舉例說明,通過智能排班系統,人力效率較傳統模式提升超過30%。
在門店擴張策略上,瑞幸展現出獨特的靈活性。2023年面對市場競爭加劇,管理層果斷將年度拓店目標從5000家調整至8000家,最終全年新增門店8200家。這種敏捷決策源于現代治理體系與創業精神的結合——董事會每月深度參與運營會議,黎輝本人曾花三個月走訪十多個分公司。"我們既要規范治理,又要保持聽到炮聲的敏銳度。"這種平衡使瑞幸在2021年就實現運營層面盈虧平衡,2023年更以152.87億元季度營收超越星巴克中國。
產品創新被視為另一核心引擎。在保持每兩周一次聯名節奏的同時,瑞幸構建了包含風味拿鐵、輕乳茶、果蔬茶在內的多元化矩陣。黎輝特別提到輕乳茶的戰略意義:"現制飲品市場是統一的,我們既要守住咖啡基本盤,也要拓展消費場景。"數據顯示,非咖啡品類已貢獻超過35%的營收,生椰拿鐵等爆款持續復購率維持在行業領先水平。
供應鏈升級正在為全球化布局鋪路。針對原料供應,瑞幸啟動"原產地計劃",在印尼承包島嶼建立椰子供應基地,確保生椰拿鐵核心原料的穩定供給。設備國產化進程也在加速,國內廠商正參與定制新一代智能咖啡機。黎輝坦言:"從供應鏈到門店運營,從產品開發到客戶體驗,每個環節都要達到世界級水準,這才是真正的護城河。"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這位掌舵者展現出清醒認知。當被問及9.9元價格戰壓力時,他強調:"效率提升帶來的成本優勢,讓我們能在補貼戰中保持盈利。但長期競爭不靠價格,而是系統能力的持續進化。"這種理念體現在組織架構上——總部僅2000人卻支撐著近30萬前端人員的高效協作,數字化系統成為連接各個環節的神經中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