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通過社交媒體平臺,針對外界對小米汽車安全設計的質疑作出回應。他連續發布多條微博,重申小米汽車始終將安全置于首位,并澄清此前部分言論被斷章取義的情況。

雷軍在微博中表示,去年4月接受采訪時,他曾提到“一輛車,好看是第一位的”,但這一觀點與“安全是基礎”并不矛盾。他強調,汽車設計需要兼顧美學與功能性,而安全始終是研發過程中的核心標準。針對部分網友將“好看”與“安全”對立解讀的言論,雷軍直言:“網上有不少人斷章取義、歪曲抹黑。”
為佐證其觀點,雷軍附上了2023年至2024年間發布的四則微博截圖,內容涉及他對汽車安全的理解及小米SU7的研發標準。他指出,小米SU7在設計階段便以全球最嚴苛的安全標準為底線,包括2024版中國新車評價規程(C-NCAP)五星、2023版歐洲新車安全評鑒協會(Euro NCAP)五星,以及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C-IASI)3G+認證。這些標準覆蓋了被動安全、主動安全、電池安全及隱私安全四大領域。
在車身結構方面,小米SU7采用MI鎧甲籠式鋼鋁混合車身,高強度鋼與鋁合金占比達90.1%,其中最高強度材料可達2000MPa,整車扭轉剛度高達51,000N·m/deg。這一設計顯著提升了車輛在碰撞時的抗變形能力,為乘員提供更可靠的防護。

電池安全是小米SU7的另一大重點。小米自研并自建電池包工廠,通過14層物理防護、17層高壓絕緣、雙大面主動冷卻(水冷面積達7.8㎡)及165片氣凝膠隔熱材料,構建起多重安全屏障。行業首創的電芯倒置技術可確保熱失控時噴射方向遠離乘員艙,實現“無明火、無熱蔓延”。電池包還通過了IP6K9K密閉測試,并經歷超1000項安全測試,項目數量為國標的20倍。
此前,雷軍曾多次公開強調“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此次回應進一步細化了小米汽車在安全領域的具體投入與技術突破,旨在消除公眾對新能源汽車安全的顧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