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小區因安裝5.5G信號基站引發了一場持續數日的爭論。起因是一位業主在業主群內連續發布多段視頻,聲稱基站輻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不僅可能導致兒童患病,甚至會致使周邊植物枯萎。這一說法迅速在群內發酵,不少業主開始擔憂起來,原本平靜的交流群瞬間變得沸沸揚揚。
一位參與討論的業主回憶,當時群里氣氛十分緊張,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都在表達對基站輻射的恐懼。他坦言,自己起初也被這些說法影響,心里犯起了嘀咕,畢竟網絡上類似的傳言層出不窮,讓人很難不往壞處想。
為了弄清楚真相,這位業主特意約了從事物理研究工作的發小吃飯,并在飯桌上聊起了此事。發小聽后,忍不住笑了起來,直言大家對輻射的理解存在很大誤區。這位業主當時還不服氣,認為網上那么多人都這么說,不可能全是假的。發小則耐心地解釋,要了解基站輻射是否有害,首先得明白輻射的本質。
發小介紹,輻射本質上是能量傳遞的一種方式,就像冬天烤火、曬太陽一樣,都是能量傳遞的過程。而5.5G信號所使用的電磁輻射,和太陽光屬于同一類型。這一說法讓業主十分驚訝,畢竟太陽光在大家印象中是溫暖且有益的,怎么會和信號輻射聯系在一起呢?
發小進一步解釋,判斷輻射是否有害,關鍵在于其頻率。雖然5.5G的頻率看起來較高,但實際上比可見光還要低。而太陽光中的紫外線,頻率遠高于5.5G信號,這也是為什么人們出門需要涂抹防曬霜的原因。如果5.5G信號的輻射真的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那么每天曬太陽豈不是更加危險?這位業主聽后,聯想到自己夏天不涂防曬霜出門被曬脫皮的經歷,覺得發小的解釋似乎很有道理。
關于基站數量與輻射強度的關系,發小也做了生動的比喻。他說,這就好比以前小區只有一個大喇叭廣播,為了讓全村人都能聽到,音量必須開得很大;而現在每個樓道都安裝了小音箱,聲音輕柔也能清晰傳達信息。5.5G基站也是如此,建設得越密集,單個基站的發射功率反而越小,就像藍牙耳機比傳統大喇叭式基站更加“溫和”。
這位業主還想起去年老家村里安裝4G基站時的情景。當時也有部分老人反對,擔心會影響身體健康。然而基站安裝完成后,村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老人們可以流暢地刷短視頻,還能與在外地打工的子女進行視頻通話。有一位大爺之前總說自己頭暈,后來才發現是因為信號不好,手機一直拼命搜索信號,他長時間將手機貼在耳邊,導致更加疲憊。基站安裝后信號穩定,大爺的頭暈癥狀也再也沒有出現過。
發小還提到,現在的通信基站都有嚴格的國家標準,甚至比國際標準更為嚴苛。他曾參與過基站檢測工作,站在基站底下的輻射值,遠低于家里老式微波爐工作時的輻射。這位業主想起自家那臺舊微波爐,加熱時站在旁邊確實能感覺到熱量,聽發小這么一說,心中的疑慮又減輕了幾分。
對于有人聲稱基站旁邊的仙人掌枯死的說法,發小更是哭笑不得。他解釋,仙人掌枯死很可能是因為缺水或其他自然原因,與基站輻射毫無關系。他所在的小區樓下就有基站,旁邊的月季花在風吹日曬下依然生長得十分茂盛。
這位業主感慨,如今網絡上的信息紛繁復雜,尤其是涉及健康的內容,稍有風吹草動就會被傳得神乎其神。他曾看過有人聲稱5G信號能夠傳播病毒,現在想來覺得十分荒謬,但仍有不少人深信不疑。他的母親也曾聽信謠言,要求晚上關閉家里的WiFi路由器,擔心輻射對身體有害。
為了說服母親,這位業主按照發小的建議,用手機上的輻射檢測APP對路由器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數值低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母親看到檢測結果后,才打消了關閉路由器的念頭。
如今,小區的5.5G基站已經投入使用一段時間,信號質量顯著提升。業主們刷視頻不再卡頓,下載電影只需幾秒鐘。之前反對最激烈的那位阿姨,現在也經常使用5.5G網絡與外地的孫子視頻通話,還向鄰居夸贊新基站帶來的便利。
這位業主表示,通過這次經歷,他深刻認識到,面對網絡上的各種傳言,不能盲目相信,而應該多聽取專業人士的意見。科技發展的目的是為了讓生活更加便捷,不能因為一些沒有根據的擔憂而拒絕進步。他還詢問身邊的人是否也遇到過類似的輻射謠言,以及是如何勸說他人相信科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