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物流近日完成重要人事調整,王振輝正式回歸擔任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根據最新披露的董事名單,這位曾主導京東物流社會化轉型的資深管理者,將重新掌舵這家快速發展的物流企業。此次任命被業內視為京東加速科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
知情人士透露,原CEO胡偉已調任其他重要崗位,而王振輝早在2024年初便以低調方式回歸京東體系,專注于前沿技術領域的創新探索。這位擁有十四年京東履歷的老將,曾先后負責智能業務、商城運營及物流體系搭建,其任職期間推動的"京準達""無人倉"等項目,至今仍是行業標桿案例。特別是在2017年主導物流板塊獨立運營后,成功實現從企業服務向社會化服務的轉型。
財務數據顯示,京東物流已進入穩定增長通道。2025年上半年總收入達985億元,同比增長14.1%,凈利潤33億元,增幅10.2%。更值得關注的是其開放生態的構建成效——第二季度外部客戶收入占比突破65.6%,達到338.04億元,遠超集團內部貢獻的177.61億元。這種結構性轉變,為新技術應用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技術投入力度持續加大成為顯著特征。公司宣布未來五年將構建智能物流裝備矩陣,包括300萬臺各類機器人、100萬臺無人配送車及10萬架無人機。這個龐大的設備網絡將覆蓋倉儲、運輸、配送全鏈條,其中"狼族機器人"家族已形成完整產品序列:智狼系列負責倉儲調度,異狼系列主攻分揀作業,獨狼系列則專注于末端配送。配合正在研發的"超腦大模型",京東物流正試圖打造全球最完整的智能物流生態系統。
在11月初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京東創始人劉強東詳細描繪了物流未來的技術圖景:2026年4月將建成全球首個全無人配送站,實現無人機起降、無人車裝載、機械臂分揀的全流程自動化作業。社區機器人最后一公里配送的設想,更將重新定義物流服務的終端形態。這些規劃與王振輝回歸后的技術布局形成高度呼應。
行業觀察家指出,京東物流的科技轉型具有雙重戰略意義:既通過自動化降本增效鞏固供應鏈優勢,又借助智能裝備輸出建立行業技術標準。隨著王振輝這樣的技術派管理者回歸,京東物流在智能物流領域的競爭壁壘有望進一步加固。當前物流行業正經歷數字化重構,這場由技術驅動的變革或將重新劃分市場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