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州相城舉辦的ABEC 2025丨第12屆中國(蘇州)電池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上,重慶太藍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TO高翔提出,固態電池技術將成為破解動力電池行業“性能、成本、安全”不可能三角的關鍵。他強調,安全是固態電池研發的首要目標,而太藍新能源通過技術創新正在重塑這一領域的競爭格局。
論壇以“求新應變 重塑價值——中國電池新能源產業大洗牌周期下的定力與韌性”為主題,吸引了全球500余位產業鏈代表參與。高翔在《創新競速—固態電池的差異化發展路徑與實踐挑戰》主題演講中指出,傳統液態電池在安全性能上存在明顯短板,而固態電池通過材料與工藝創新,正在突破這一瓶頸。
太藍新能源自主研發的ISFD技術體系成為核心突破點。該技術通過高導鋰氧聚復合材料與界面柔性層材料的材料創新,結合原位亞微米工業制膜與界面柔化工藝,有效解決了固-固界面接觸不良導致的內阻增大問題。實驗數據顯示,采用該技術的半固態電池在擠壓測試中變形量超過60%仍保持穩定,是國標要求的3倍;過充測試中承受19V電壓僅發生形變,遠超液態電池6.3V即起火的臨界值。
在安全性能躍升的基礎上,太藍新能源提出“減材制造”理念,通過4-3-2-1技術路線逐步去除隔膜、電解液、負極等傳統組件。高翔現場展示的測試視頻顯示,無隔膜半固態電池在200℃高溫環境中持續30分鐘未發生起火,而同等條件下液態電池在150℃時即爆炸。這項突破使得電池安全指標實現跨越式提升。
針對多元化應用場景,太藍新能源推出“Safe+”解決方案矩陣:面向低空經濟領域,開發出支持10C高倍率放電的eVTOL專用電池;機器人應用場景中,500Wh/kg能量密度的全固態電池實現技術突破;在-35℃極寒環境下,超低溫電池保持85%容量;儲能市場則推出12000次循環的長壽命產品,可支撐系統運行20年。
高翔特別強調,安全性能的提升并未犧牲經濟性。ISFD技術兼容半固態與全固態生產工藝,支持大規模量產。通過材料體系優化與制造工藝革新,太藍新能源在實現電池本質安全的同時,有效解決了行業普遍面臨的里程焦慮與成本控制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