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最新報道,我國海上風電產業持續領跑全球,今年前三季度累計并網容量突破4461萬千瓦,連續四年穩居世界首位。這一數據背后,是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的雙重驅動。
在福建漳浦海域,我國首臺20兆瓦級海上風電機組建設迎來關鍵節點——基礎鋼管樁施工已順利完成。該機組輪轂中心高度達174米,計劃安裝于離岸超30公里的深水區。建成后,單臺機組年發電量可達8000萬千瓦時,可滿足4.4萬戶家庭全年用電需求。與此同時,福清三峽海上風電產業園內,風機主機完成出廠檢測,即將啟程運往施工海域。
技術創新領域,今年我國海上風電產業接連突破全球紀錄。山東東營成功并網全球單機容量最大的26兆瓦級機組,廣西北海組裝完成全球首臺16兆瓦漂浮式海上風電系統,江蘇鹽城大豐項目則以800兆瓦裝機規模刷新我國海上風電離岸距離紀錄。這些成果標志著我國在固定式與漂浮式風電技術領域均實現全球領先。
產業生態方面,海上風電產業鏈已培育出3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這些企業聚焦風機軸承、海底電纜、智能監測傳感器等核心部件,形成從關鍵材料到智能裝備的完整創新體系,為突破"卡脖子"技術提供關鍵支撐。
從近海到深遠海,從固定式到漂浮式,我國海上風電正以每年新增千萬千瓦級的速度拓展。技術迭代與產業協同的雙重發力,不僅推動清潔能源占比持續提升,更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了"中國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