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進博會近日以“零碳”模式亮相,通過創新碳抵消機制實現展會全程溫室氣體排放中和。中國太保產險通過購買并捐贈大興安嶺地區約8000畝林地、64萬株林木的林業碳匯,以及上海碳普惠減排量等碳信用,為展會綠色轉型提供關鍵支撐。參展人員通過記錄個人碳足跡,可在線獲取電子版“碳中和證書”,標志著這一國家級開放平臺在綠色實踐領域邁出重要一步。
自第四屆進博會起,主辦方已啟動碳中和項目,通過禁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等措施,累計減少塑料廢棄物產生超千噸。本屆展會在此基礎上升級綠色方案,引入碳普惠機制,依托“太保碳普惠”平臺開展個人碳中和行動。參展商與觀眾可通過線上工具計算交通、餐飲等環節的碳排放,并通過購買碳信用完成抵消,形成“個人減排-平臺核算-企業支持”的閉環模式。
中國太保產險總經理助理雷大鵬指出,此次捐贈的林業碳匯將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資源,構建起“生態保護-收益反哺-持續投入”的循環體系。大興安嶺的森林資源通過碳交易機制,不僅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綠色資本,更探索出保險業支持生態保護的新路徑。據測算,64萬株林木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超萬噸,相當于種植超千畝成年喬木的固碳量。
作為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進博會持續通過綠色實踐傳遞中國發展理念。從塑料制品管控到碳普惠機制創新,從企業主導到全民參與,這一平臺正成為展示綠色技術、推動國際合作的重要載體。業內專家表示,進博會的碳中和實踐為大型活動綠色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樣本,其形成的“太保方案”有望在更多領域推廣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