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至30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農業農村部、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文明鄉風大會在陜西省延安市舉辦。
大會圍繞“文明,讓鄉村更美好”主題,搭建文明鄉風建設的社會參與、成果展示、交流學習平臺,共同探討文明鄉風建設的路徑和辦法。
快手達人張小四作為農民群眾代表受邀登上大會主論壇,分享了傳承中華美德、弘揚淳樸民風的“新農人”故事,并亮相當晚央視《新聞聯播》。

張欣是一名來自沂蒙革命老區、紅嫂故里山東省沂水縣朱家坪村的普通村民,也是一名利用短視頻和直播幫助家鄉致富的“新農人”“張小四”。 2020年,為照顧身患胃癌晚期的父親,張欣辭去外企工作回到沂蒙故土。面對豐收卻滯銷的農產品,她選擇拍攝短視頻記錄農村尤其是老年人生活,由80歲以上老人組成的“千歲組合”在快手平臺爆火,不僅讓朱家坪村這個深山小村被更多人看到,更用直播打開致富路,讓小米、芋頭、櫻桃等20多種沂蒙特產遠銷國內外。
作為快手平臺特聘講師,張欣還培訓了3000多名學員,200多人成了農村電商達人。現在,在村里年輕人不用外出打工,在直播間就能賣特產;留守婦女來工作室打包,既能照顧家庭又有收入。大家互幫互助,鄰里關系更親近,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更加濃厚。

張欣分享中表示,從返鄉盡孝的女兒,到帶動致富的“新農人”,再到文明鄉風的傳播者,每一步成長都離不開家鄉的滋養、鄉親的信任,以及快手平臺支持,“將繼續守好美德初心、以務實行動弘揚淳樸民風,吸引更多人關注鄉村、建設鄉村,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更多力量。”
經過14年發展,快手三農已成為服務中國新農人的線上領先社區,一批批年輕新農人積極返鄉,通過快手傳播新農技、展示新農俗。《2025快手三農生態數據報告》顯示,過去一年,平均每天有超150萬用戶通過快手獲取權威農業資訊,尤其在春耕秋收等關鍵農時,平臺更是成為許多農民的“線上百科全書”。
如今,打開快手三農,能看到的早已不只是鄉村風景,而是一個完整的鄉村生態:春耕時節,農民在這里學習技術、了解行情;豐收季節,農產品在這里找到銷路、打出品牌;日常生活中,村民在這里展示才藝、尋找伴侶、分享喜怒哀樂,線上數字社區正在成長為文明鄉風建設的新載體,鄉村文化振興的“新引擎”。
大會現場,由可靈AI生成的《文明鄉風 十大案例》短片,生動呈現了中國文明鄉風建設十大優秀案例的創新實踐,拓寬了文明鄉風理念的傳播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