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賽道正經歷一場冰火兩重天的考驗。當科技企業爭相發布最新產品時,租賃市場已悄然掀起價格戰。這些造價高昂的智能設備,如今在婚禮現場轉手絹、在商場跳社會搖,甚至披上戲袍表演川劇變臉,成為商業活動的流量密碼。但繁榮表象下,從業者正面臨訂單銳減、利潤暴跌的困境。
北京某養老中心的表演現場,一臺人形機器人完成前滾翻后穩穩站起,機械臂揮動間引得老人們陣陣掌聲。這個能切換迎賓、舞蹈、互動模式的智能設備,正是租賃商阿猛的"王牌演員"。他透露,今年春節后,類似需求呈爆發式增長,企業開業、展銷活動甚至民俗演出都點名要機器人助陣。"有客戶愿意花24萬租8天,就為五一黃金周的科技秀。"
入行僅半年的阿猛,已形成完整業務鏈。從電商從業者轉型機器人中介,他通過社交平臺接單,再從杭州同行處調貨。基礎款機器人日租金穩定在萬元左右,能定制動作的EDU款則要價更高。最瘋狂時,他同時操控四臺機器狗組合表演,月入三四萬。但這種好光景隨著市場擴容迅速消退。
六月某派單群里,租賃價從五千元底線跌至三千元,引發同行激烈爭論。阿猛發現,智元、眾擎等新品牌涌入市場,宇樹機器人的交貨周期也從兩個月縮短至三周。庫存積壓導致代理商拋售,二手設備價格腰斬。有同行囤積八臺機器人后訂單斷崖式下跌,最終折價轉賣設備。
價格戰直接沖擊服務質量。某機關單位國慶活動招標中,阿猛報出機器人兩萬、機器狗兩千的日租金,卻被對手以總價一萬二截胡。更令他心痛的是行業生態惡化:有租賃商為博眼球,讓機器人在西湖邊直播跳舞,摔倒后維修費高達萬元;有人頻繁接單導致設備過度磨損,最終只能拆解零件出售。
技術門檻降低加速市場洗牌。阿猛展示的EDU款機器人,經過二次開發能跳新疆舞、查爾斯頓舞,甚至完成無人機吊裝飛行特技。但這些曾經的高端技能,如今幾百元就能買到動作模板。某開發團隊透露,給機器人編舞的價格半年內從六千跌至三百,業務量卻不足巔峰期三分之一。
盡管行業陷入內卷,仍有從業者堅守價值。阿猛至今保留著每次演出的詳細記錄:新疆亞歐博覽會上三十臺機器人同臺共舞,杭州機器人文藝晚會中設備披錦袍變臉,西安長城文化節里機器狗組合表演……這些場景讓他堅信,租賃商正在為科技落地搭建橋梁。"當觀眾為機器人鼓掌時,他們看到的不僅是冰冷的機械,更是未來生活的可能性。"
在杭州某機器人文藝晚會后臺,阿猛調試著即將登場的設備。燈光師反復確認走位,程序員做著最后動作校準。這個曾經電商從業者感慨,雖然利潤不如從前,但能讓前沿科技走進尋常生活,這份工作依然充滿意義。舞臺監督催促聲中,他按下啟動鍵,銀色機械臂在聚光燈下劃出優美弧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