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數據顯示,前9個月產銷量雙雙突破千萬輛大關,同比增幅均超30%,遠超行業整體增速,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攀升至46.1%。這一背景下,由汽車與運動雜志社主辦的“中國心”年度十佳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實車測試活動在江蘇高郵嘉聯汽車試驗場拉開帷幕,15款入圍車型展開激烈角逐。

本次入圍的15款動力系統中,純電驅動占據12款,增程式混合驅動3款。汽車與運動雜志社總編輯楊建軍指出,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已從“價格競爭”轉向“技術比拼”,三電系統升級成為核心戰場。高電壓平臺產品成為標配,800伏技術幾乎覆蓋所有參評車型,電機、電池與智駕技術的深度融合成為主流趨勢。比亞迪唐L EV搭載的全球首個超級千伏架構、閃充電池及3萬轉量產電機,預示著行業技術競賽進入新階段。
增程式混合驅動系統的性能突破成為本屆測試的一大亮點。賽力斯全新一代超級增程系統SET330D在靜謐性、能效、智能控制及輕量化四大維度實現全面升級,最高熱效率達44.8%,噪音感知頻次降低90%,油電轉化率提升至3.65kWh/L。搭載該系統的問界M7在實車測試中,其操控性與油電同感的舒適性獲得專家一致認可。上汽通用別克“真龍”增程系統則聚焦電機轉速與效率的均衡,其電子架構與電驅系統均由中國工程師自主開發,體現了對本土市場需求的深度洞察。

造車新勢力“蔚小理”首次集體入圍實車測試名單,三家企業均展示了全棧自研的電驅系統及技術方案。北京交通大學電機所所長曹君慈評價稱,三家企業在核心技術領域的自主開發能力顯著提升,這一趨勢得到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專家王麗芳的肯定。技術說明會作為實車測試的關鍵環節,今年持續3個多小時,成為車企研發人員與專家評委深度交流的平臺。
在場地試駕環節,專家評委普遍感受到參評車型在動力性、加速性、操控性及駕乘舒適性上的顯著提升。天津大學無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銀增輝指出,車企更注重提升中高速超車加速性能與續航里程。中國電工學會專家周榮特別提到,增程車輛的NVH調校效果突出,發動機介入時的噪音幾乎不可察覺。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會長李金勇對問界M7的動力性與舒適性表現給予高度評價,而武漢理工重慶研究院研究員張浩則對極氪007GT的操控性印象深刻。
盡管自主品牌在技術指標上表現亮眼,但合資品牌在底盤調校與高速行駛穩定性方面的優勢仍不可忽視。上海交通大學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殷承良教授認為,自主品牌需加強底盤調控能力,在整車匹配上仍有提升空間。專家評委同時指出,部分先進技術與消費者實際需求存在距離,且可能增加產品成本。資深汽車媒體人藍河強調,動力性不應成為唯一評價標準,產品開發需更貼近普通消費者的駕駛習慣與訴求。
本次實車測試活動還獲得京博新能源、富維股份等企業的大力支持。京博新能源專注于特種燃料研發,其開發的試驗測試用油及初裝汽油產品已與寶馬、長城等車企建立長期合作。活動主辦方表示,期待更多品牌參與“中國心”系列活動,共同推動中國汽車動力技術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