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交投活躍態勢延續,證券行業迎來業績爆發期。隨著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收官,42家上市券商交出亮眼成績單,前三季度合計實現營業收入4195.61億元,凈利潤1690.49億元,同比增幅均超六成。除西部證券外,其余41家券商均實現營收凈利潤雙增長,行業整體呈現量價齊升態勢。
頭部券商繼續占據業績制高點。中信證券以558.15億元營收和231.59億元凈利潤穩居榜首,同比增幅均超三成。國泰海通證券緊隨其后,實現營收458.92億元、凈利潤220.74億元,同比增幅分別達101.6%和131.8%。華泰證券以271.29億元營收和127.33億元凈利潤位列第三。值得關注的是,重組券商表現突出,國聯民生證券憑借201.17%的營收增幅和345.3%的凈利潤增幅,成為行業最大黑馬。
百億營收俱樂部擴容至11家。除三家頭部券商外,廣發證券、中國銀河、中金公司等8家券商營收突破百億元,其中廣發證券、中國銀河凈利潤也均超百億元。中型券商群體中,興業證券、光大證券等營收集中在50億至100億元區間,中信建投、國信證券等6家券商凈利潤處于相同規模。中小券商陣營里,華西證券、中原證券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達316.89%和138.68%,展現強勁增長勢頭。
經紀業務成為業績增長核心引擎。在滬指第三季度上漲近13%的市場環境下,42家上市券商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全部實現同比增長,最小增幅超四成。中信證券、國泰海通證券該業務收入分別達109.39億元和108.14億元,同比增幅52.9%和142.8%。國聯民生證券表現尤為突出,經紀業務收入同比激增293.05%,超七成券商該業務增幅超過六成。
自營業務貢獻顯著但分化明顯。按"投資凈收益+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對聯營合營企業投資收益"口徑計算,中信證券自營收入達316.03億元,占總營收比重約57%,國泰海通、中國銀河等5家券商自營收入超百億元。業績表現呈現兩極分化,長江證券自營收入同比增長289.68%,而華林證券、中原證券等自營收入降幅超四成。
投行業務呈現結構性分化特征。在A股股權市場活躍背景下,42家上市券商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達251.51億元,同比增長超兩成。中信證券以36.89億元收入領跑,"三中一華"及國泰海通、東方證券等6家券商該業務收入超10億元。中型券商中,國金證券、東吳證券等收入集中在5億至10億元區間。業績分化方面,華安證券、西南證券投行收入同比增幅超100%,而中原證券、太平洋證券收入降幅超六成。
行業整合效應持續顯現。國泰海通證券吸收合并海通證券后,業務規模顯著擴大,金融工具投資收益、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等關鍵指標同比提升。國聯民生證券將民生證券納入合并報表范圍,證券投資、經紀業務、投行業務收入均實現同比增長。這種通過并購重組實現規模擴張和業務協同的模式,正在重塑證券行業競爭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