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凌晨,我國航天領域迎來重要時刻,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順利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在這次任務中,不僅有三位航天員進入太空,還有四位特殊的“乘客”——四只小鼠一同開啟太空之旅。
此次神舟二十一號任務意義非凡,首次在軌開展國內嚙齒類哺乳動物空間科學實驗。科研人員精心挑選了兩雌兩雄共4只小鼠,讓它們隨飛船進入太空,并在軌道上進行飼養。實驗的主要目的是深入探究失重、密閉等獨特的空間條件,會對小鼠的行為模式產生怎樣的影響。
在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對接后,北京時間6時45分,在航天員的緊密配合下,裝載著4只小鼠的實驗單元從神舟飛船轉運至空間站問天實驗艙并完成安裝。整個過程順利有序,為后續實驗的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目前,實驗單元內的各項關鍵環境指標均處于正常范圍。溫度、濕度、氧氣濃度等條件都適宜小鼠生存,4只小鼠在太空環境中表現良好,能夠正常飲食和飲水。初步觀察發現,它們的活動狀態和行為模式與地面裝置比對實驗組相比,沒有出現較大差異,這表明小鼠對微重力環境展現出了較好的適應能力。后續,相關實驗將按照既定計劃有序推進。
據了解,神舟二十一號航天員乘組在軌期間肩負著繁重的科研任務,計劃新開展27項科學與應用項目。這些項目涉及多個領域,包括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航天醫學、空間材料科學、微重力流體物理與燃燒以及航天新技術等。科研人員將針對這些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展開深入系統的研究,以獲取更多有價值的科研成果。
待任務完成后,這4只小鼠將隨飛船返回地面。科研人員將進一步開展科學研究,探索小鼠多組織器官在空間環境下的應激響應和適應性變化規律。在軌期間還將開展一項關于空間環境下遺傳密碼起源與手性的關系項目,旨在探索氨基酸 - 核苷不同手性組合之間的選擇性規律,以及分子手性和重力環境對生物分子同手性起源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