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其他超豪華品牌在純電賽道上躊躇不前時,法拉利以一抹躍動的紅色點燃了市場的期待。10月9日,馬拉內羅總部,法拉利首款純電車型“Elettrica”的底盤與動力系統首次亮相,盡管尚未展示完整車身,但這一動作已為陷入低迷的超豪華純電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

過去一年,超豪華品牌的電動化進程遭遇寒流。蘭博基尼將首款純電車型推出時間從2028年推遲至2029年,賓利不僅延后純電車型量產計劃,更將全面電動化目標從2030年推遲至2035年。阿斯頓·馬丁多次調整純電車型上市時間表,瑪莎拉蒂直接取消電動版MC20跑車計劃,保時捷則宣布審慎推進電動化轉型。這些動作背后,是超豪華純電市場面臨的集體困境。
消費者對超豪華電動車的消極態度成為首要障礙。即便在新能源滲透率超50%的中國市場,50萬元以上豪華電動車的推廣仍舉步維艱。蘭博基尼CEO近期表示,未來幾年推出純電版本并非明智之舉,轉而考慮插電式混合動力方案。這種態度轉變,折射出超豪華品牌對電動化轉型的深度疑慮。
動力平權現象正在瓦解超豪華品牌的傳統優勢。燃油時代,大馬力發動機與高昂用車成本構筑起豪華用戶的身份壁壘,零百加速破3秒的極致性能是超跑用戶的專屬特權。但在電動化時代,多電機堆疊使破3秒加速成為電動轎跑標配,性能稀缺性優勢蕩然無存。當市場習慣電動車帶來的性價比后,普通用戶不愿為電動動力支付溢價,超豪華潛在客戶也不再將性能視為購買力區隔符號。
續航焦慮、充電設施不足、二手殘值不明等問題,進一步加劇用戶購置顧慮。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9月純電車型三年保值率最高僅54%,意味著百萬級超豪華電車三年后可能貶值50萬元。勞斯萊斯閃靈官方指導價575萬元,但二手車市場出現大量399萬-450萬元的“準新車”,貶值幅度令人震驚。
在行業集體迷茫之際,法拉利選擇逆流而上。這家擁有十余年電動化技術積累的超跑品牌,自2021年開啟全面電動化轉型后,組建跨領域頂尖團隊研發Elettrica。新任CEO貝內代托·維尼亞上任時明確表示:“法拉利能用電能創造獨特駕駛樂趣,任何技術都能為客戶帶來愉悅體驗。”

法拉利的破局之道始于對品牌核心價值的堅守。不同于其他品牌依賴銷量規模,法拉利堅持“比市場需求少一臺”的造車哲學,超30%的營業利潤率使其能專注產品打磨。在Elettrica研發中,法拉利不僅追求強勁動力,更將底盤、懸架、車身剛性等硬件指標,以及操控性、舒適性納入核心考量。
核心技術自主化是法拉利的另一張王牌。Elettrica凝聚20余年電動化技術積累,從同步永磁電動機到變速箱、逆變器,甚至鑄件均由法拉利自主研發。四臺電動機綜合輸出功率超1000馬力,前軸單側輸出210千瓦功率和3500N·m扭矩,后軸提供620千瓦和8000N·m功率,四個車輪通過扭矩矢量精確控制,確保極致牽引力與轉彎姿態調節。
限量發售策略與電池可修復性設計,為法拉利純電車型的保值率提供雙重保障。公司宣布到2030年,產品陣容中汽油車型占40%,混合動力車型占40%,純電動車占20%的平衡布局,既避免激進轉型風險,又確保跟上電動化時代步伐。
當其他品牌在電動化轉型中進退維谷時,法拉利以技術積累、品牌底蘊與戰略定力,為超豪華純電市場開辟出一條可行之路。Elettrica底盤與動力系統的亮相,或許只是開始,但它已如一道強光,穿透行業迷霧,證明電動轉型既能帶來速度,更能傳承超跑靈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