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通信學會發布的“2025年信息通信科普教育精品推介名單”中,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所著的《數字安全網絡戰》赫然在列。這一榮譽不僅體現了權威機構對作品學術價值的認可,更凸顯了其在數字安全領域的前瞻性思考,為公眾理解AI時代的網絡安全問題提供了重要參考。
作為國內通信領域的核心學術組織,中國通信學會(CIC)在民政部完成注冊,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與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管理,具備5A級社會組織資質。該學會不僅主辦《中國通信(英文版)》《通信學報》等權威期刊,還是國際電信聯盟(ITU)的學術成員,其影響力覆蓋全球通信行業。
當前,全球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但伴隨而來的安全挑戰日益復雜。從內部看,數字技術深度融入各行業,“一切皆可編程”的特性導致系統漏洞無處不在;“萬物互聯”趨勢下,虛擬空間攻擊可能引發物理損害;“大數據驅動”模式使數據泄露風險激增;AI技術的普及更將安全威脅擴展至傳統防御體系之外。從外部看,國際競爭加劇背景下,關鍵基礎設施、企業運營和民生服務所依賴的網絡系統面臨前所未有的脆弱性考驗。《數字安全網絡戰》針對這些痛點展開深入分析,通過構建面向未來的安全框架,為理解當前數字安全形勢提供了關鍵視角。
在AI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該書的理論價值愈發凸顯。AI技術既推動生產力提升,也可能被惡意利用——輔助生成攻擊代碼、挖掘系統漏洞、制造深度偽造內容,甚至催生能夠自主復制攻擊任務的“智能體黑客”。這種轉變使網絡攻防從“人與人”的對抗升級為“人與機器”的較量,進一步加劇了防御難度。針對這一挑戰,書中提出的“以AI對抗AI”策略,為構建新型防御體系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實踐路徑。
360集團作為數字安全領域的領軍企業,其技術積累為書中觀點提供了有力驗證。依托全球最大的安全大數據資源,360構建了高效的安全知識庫,實現了對潛在威脅的精準識別。通過“安全+AI”雙主線戰略,企業實現了百億級樣本的秒級關聯分析,并開發出具備高級安全專家能力的智能體,推動安全運營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其提出的“看見+處置”數字安全方案,為應對AI時代的復合型威脅提供了中國式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