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工業車輛領域,一場由杭叉集團引領的能源革命正悄然展開。一款宣稱“加油5分鐘續航20小時”、節油率超35%的混動叉車,在2025年北京BICES展會上驚艷亮相,標志著工業車輛正式邁入“實用型新能源”時代。

這款名為CPH100-XRN8H的10噸級平衡重式混動叉車,并非簡單的新能源產品迭代,而是杭叉集團針對重載場景痛點深度研發的成果。在全球“雙碳”目標推動下,工程機械行業新能源化趨勢不可逆轉,但純電方案在重載領域始終面臨續航、動力與基礎設施的三重挑戰。當前5噸以上叉車市場,傳統內燃設備仍占據主導地位,用戶轉型需求迫切卻缺乏有效解決方案。
“這款混合動力叉車是我們響應‘雙碳’目標的旗艦產品,完美適配新能源基建、礦山等重載場景。”杭叉集團總經理助理陳賽民在發布會現場表示。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名譽會長祁俊則評價其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落實‘雙碳’戰略的典范之作”。行業領導者的認可,印證了杭叉技術路徑的前瞻性與正確性。
從技術層面看,X系列混動叉車實現了多項突破。其動力系統采用永磁同步技術與杭叉獨有的高壓鋰電專有架構,54.5kW行走電機、55.8kW發動機與30kW發電電機形成黃金匹配,動力性能媲美燃油車。續航方面,“加油5分鐘續航20小時”的數據徹底解決了特殊工況下的續航焦慮,自適應能量分配系統使節油率穩定在35%以上。環境適應性上,電機、電控、高壓元器件均達到IP67級防塵防水標準,確保設備在惡劣工況下的可靠性,實現室內外作業全域覆蓋。
“X系列混動的真正突破,在于實現了強動力、低能耗與長續航的技術平衡。”中叉網分析指出,這一成果背后是杭叉集團深厚的技術積累。依托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認可實驗室、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三大研發平臺,杭叉構建了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其“整車智能控制系統”作為混動技術的核心大腦,實現了純電-混動雙模智能切換、自適應發電與能量分配等關鍵功能。從展出的鋰電池、電驅、充電機等關鍵零部件來看,杭叉已掌握新能源叉車全產業鏈技術能力,完成從“產品輸出”到“生態構建”的戰略跨越。

混動叉車的發布僅是杭叉戰略布局的一角。在智能化領域,杭叉智能物流業務呈現爆發式增長,累計落地AGV超7000臺,覆蓋20余個行業。收購國自機器人后,其智能物流產品矩陣更加完善。國際化布局方面,2025年上半年海外銷售近6萬臺,同比增長超25%。泰國生產基地開工建設、日本公司開業、美國智能物流公司投入運營,全球本土化戰略加速推進。杭叉橫畈科技園四期智能生產基地的結頂,更為未來年產萬套自動化設備奠定產能基礎。
這款混動叉車的意義不僅在于產品本身,更在于為行業指明了轉型升級的路徑。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蘇子孟指出,杭叉的創新“為行業樹立了技術標桿”,混動技術路線有望成為重載車輛的主流選擇。對用戶而言,X系列混動帶來的直接價值是全生命周期成本(TCO)的大幅降低——節油率35%以上、續航能力提升300%、碳排放降低35%,這些數據直接轉化為運營效益。杭叉通過X系列混動,正在重新定義重載叉車的價值標準,從單一的購買成本導向轉向全生命周期價值導向。
隨著泰國基地投產、日本公司運營和北美市場突破,杭叉的全球化布局已進入收獲期。這款混動叉車,不僅是杭叉向世界展示中國智造實力的起點,更可能成為全球工程機械綠色智能轉型的關鍵轉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