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的工廠車間里,人形機器人正精準地完成貨物分揀、搬運和精密裝配任務;而在街角的咖啡館中,動作流暢的機器人店員已能熟練制作咖啡。這些曾經只存在于科幻電影中的場景,如今正在這座創新之城變為現實。
作為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的"雙高地",深圳正通過"人工智能+"和"機器人+"行動計劃,推動全域全時全行業的高水平應用。這座城市已形成完整的產業生態鏈,從硬件制造到軟件研發,從工業應用到商業服務,機器人產業集群效應日益顯著。據統計,截至2024年底,深圳機器人產業鏈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相關企業超過7.4萬家,占全國智能機器人企業總數的約16%。
樂聚機器人公司研發的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Kuavo(夸父)展現了驚人的運動能力。這款雙足機器人不僅能穩定行走跳躍,還能完成遞水杯、打太極等復雜動作。公司副總裁吳雨璁指出:"深圳成熟的硬件工業體系為機器人產業提供了強大支撐,上午設計下午就能拿到零件的高效供應鏈,在全球范圍內都極具競爭力。"目前,樂聚已構建起從"大腦"到"本體"的全棧技術體系,其動態行走控制算法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商用服務領域,優必選科技的人形機器人同樣表現突出。這些機器人不僅能搬運重型物料,還能實現24小時不間斷作業,電量不足時會自動更換電池。公司首席品牌官譚旻介紹:"通過在真實工廠環境中實訓,機器人能獲取仿真平臺無法模擬的寶貴數據,這為提升智能化水平、拓展商用和家庭場景奠定了基礎。"優必選已成為全球唯一與多家車企合作的人形機器人企業,其Walker S系列機器人已在多個車廠投入實訓。
南山區作為深圳機器人產業的核心區,已集聚200余家優質企業,其中14家為上市公司,30家獲評專精特新"小巨人"。這里形成了完整的產業生態,從核心零部件制造到系統集成,從工業應用到家庭服務,覆蓋了機器人產業的全鏈條。越疆科技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研發的Dobot Atom機器人突破了人機動作高效映射技術,能完成電子元件焊接、精密儀器校準等高精度任務,甚至能穩穩拿起櫻桃。
越疆科技聯合創始人劉主福強調:"我們的協作機器人已具備自主識別和決策執行能力,這是未來機器人發展的新方向。"該公司研發的1800公里超遠程低延時操控技術,使機器人能完成牛排烹飪等精細操作。目前,越疆已在全球交付超八萬臺協作機械臂,業務覆蓋8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80余家世界500強企業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
深圳機器人產業的蓬勃發展,得益于其完善的創新生態。這里不僅有大量硬件制造企業,還匯聚了成熟的人工智能軟件技術,形成了規模化的產業優勢。隨著技術不斷突破和應用場景持續拓展,機器人正加速走進工業制造、商業服務和家庭生活等各個領域,為這座創新之城注入新的發展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