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承資本創始人兼管理合伙人常斌,同時也是黑馬加速導師,近日與創業黑馬副董事長羅浛予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話,聚焦當下消費市場的變化與趨勢。常斌在消費投資領域經驗豐富,曾主導京東集團戰略投資工作,2016年創立啟承資本后,專注于消費賽道投資,成功助力十月稻田、鍋圈食匯、源氏木語等眾多知名品牌發展。
對話中,羅浛予率先拋出問題:如今線下商場顧客稀少,部分剛需用品還降價,這背后反映了怎樣的消費趨勢?常斌回應稱,當下確實處于消費轉變的關鍵節點。部分商場即便在周末也門庭冷落,外賣小哥的數量倒顯得更多。不過,像上海大悅城、北京合生匯等商場,依然人潮涌動。這表明消費者群體在不同場景下出現了明顯分化。
常斌進一步分析,商場若千篇一律,缺乏創新,就難以吸引消費者。反之,若能持續創新,從消費者需求中挖掘商機,無論是何種新業態,都有機會贏得用戶青睞。他舉例道,近年來,不少中國超市老板前往許昌學習胖東來的經營模式,就是行業積極探索創新的體現。
從消費者信心層面看,常斌指出,過去兩年,一二線城市市場面臨一定壓力。金融、互聯網、教育等行業遭遇挑戰,使得相關從業者普遍壓力增大。然而,三線四線城市的普通消費者消費信心較為充足。不少高線城市的人陸續選擇遷往二線甚至三線城市生活,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感是重要考量因素。
在消費市場結構變化方面,常斌提到,瑞幸、蜜雪冰城、鍋圈、鳴鳴很忙等萬店連鎖集團發展迅速,其中60%以上的門店都開設在三線以下城市,也就是下沉市場。基于此,常斌明確將下沉市場定義為“中國正在崛起的主流市場”。
當被問及消費分化與新主流市場是否體現在投資實操中,以及投了哪些體現投資理念的項目時,常斌回憶起啟承資本的創業歷程。2016年從京東離職創辦啟承資本時,他就在思考中國新一代零售的模樣。起初,他考慮線上新業態是否會取代線下業態,但2017年對錢大媽的了解改變了他的看法。
常斌講述了一個親身經歷的故事:他的朋友母親住在深圳,樓下開了錢大媽門店后,就再也沒去過菜市場或大超市買菜。為此,常斌專程前往深圳,在錢大媽門店觀察了一個下午。這家六七十平米的門店,提供肉菜魚等一日三餐所需的基礎食材。消費者表示,這里的肉菜品質好,且就在樓下,比去超市更方便。晚上7點后,錢大媽“不賣隔夜肉”的促銷策略開始生效,門店商品每半小時降價一折,七八點鐘時店里十分熱鬧,大媽們甚至放棄跳廣場舞來搶購打折商品,晚上9點結賬時貨架就已售空。
這次觀察讓常斌看到中國線下業態的巨大投資潛力。錢大媽當時約有200多家店,啟承資本投資后,短短幾年內,僅在廣東就發展到2000多家店,實現百億收入,這充分證明中國線下消費市場大有可為,采用新模式甚至有機會邁向千店連鎖、萬店連鎖。
此后,啟承資本沿著這一路徑繼續布局。2020年,他們發現了在全國范圍內做冷凍食品連鎖體系的鍋圈;2017年,投資了以高品質打造中國版711的新佳宜;2020年,又遇到零食很忙,其與趙一鳴合并成立鳴鳴很忙集團后,發展迅猛,到2024年年底已擁有超過15000家店,收入達550多億,成為中國零售歷史上成長速度最快的企業之一。
常斌總結道,這些企業都圍繞社區場景,服務消費者的一日三餐和基礎食品需求。未來,中國線下專業品類的萬店連鎖將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創業賽道,有望培育出更多賽道冠軍,實現百億收入。
基于這些投資經驗與思考,常斌特別推薦了黑馬百億消費冠軍專題營。他將帶領啟承資本消費專家團隊,全面公開10年陪伴式價值創造體系,涵蓋10多家被投企業價值創造案例、日本經驗本土化落地、增長戰略屋、產品開發等內容。活動詳情可通過文末掃碼報名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