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近日推出Model 3與Model Y標準版車型,起售價分別設定為36,990美元和39,990美元。這兩款車型在配置上進行了針對性調整,例如采用布料與人造革拼接座椅,中控臺杯架改為開放式設計,同時取消了高級懸掛阻尼系統。性能參數顯示,Model 3標準版搭載較小容量電池組,0-60英里/小時加速時間為5.8秒,EPA標準下續航里程達321英里,若選裝19英寸輪轂則降至303英里。顏色選擇方面,標準版僅提供灰色車漆,白色和金屬黑需額外支付1000美元與1500美元。據汽車媒體分析,此舉將增強特斯拉在現代Ioniq 6、雪佛蘭Equinox EV等同價位車型中的競爭力。

科技領域迎來重要突破,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位美國科學家——約翰·克拉克、米歇爾·德沃雷和約翰·馬蒂尼斯。他們通過實驗首次在宏觀電路系統中觀測到量子隧穿與能量量子化現象,證明了量子特性可在由大量粒子組成的系統中穩定存在。這一發現回答了物理學界長期存在的疑問:量子效應是否僅限于微觀尺度。諾貝爾委員會特別指出,三位學者的研究在芯片層面實現了量子物理的實際應用,11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將由獲獎者平分。
在AI硬件設計領域,OpenAI與蘋果前首席設計師喬尼·艾維展開深度合作。據內部對話披露,艾維團隊為OpenAI構思了15至20個創新設備方案,這些產品將突破智能手機框架,聚焦提升用戶幸福感與減少焦慮。艾維直言現有科技產品存在設計缺陷,強調新設備需具備"體貼性"與"包容性",避免淪為刻板工具。盡管未透露具體形態,但提及交互界面設計將深度融合人類行為研究。此次合作被視為對蘋果生成式AI領域滯后地位的挑戰,艾維團隊正面臨如何從眾多創意中篩選核心產品的難題。

智能手機市場持續升溫,小米17系列創下銷售紀錄。數據顯示,該系列開售5日內銷量突破100萬臺,其中Pro Max機型占比超50%。小米集團高層透露,國慶假期期間全系列銷量同比增長超20%,Pro版本表現遠超預期,目前正加緊補貨。為回饋消費者,首銷購機權益已延長至10月31日。值得注意的是,該系列上市5分鐘即刷新2025年國產手機全價位段首銷紀錄,顯示出高端市場對創新技術的強烈需求。
高通公司宣布收購開源硬件巨頭Arduino,交易金額未公開但強調將保持其獨立運營。此次并購旨在強化高通在機器人與物聯網領域的生態布局,Arduino超3300萬活躍用戶將獲得高通技術棧支持。作為硬件創業領域的標桿企業,Arduino的開發板產品廣泛應用于原型設計,此次合作將使開發者從設計到商業化獲得更完整的技術支持。交易完成尚需監管部門批準,但高通已承諾繼續支持多廠商微控制器產品。
谷歌推出Gemini 2.5 Computer Use模型,專注瀏覽器交互場景。該模型通過視覺理解技術分析用戶指令,可完成表單填寫、系統操作等13種任務,特別適用于無API接口的人類用戶界面。此前谷歌已在AI Mode智能體和Mariner研究項目中應用類似技術,實現根據食材清單自動購物等場景。此舉與OpenAI同期推出的ChatGPT智能體功能形成競爭,后者同樣聚焦復雜任務自動化。Anthropic公司去年已發布具備計算機使用能力的Claude AI模型。
寶馬宣布旗艦SUV X7迎來重大升級,代號G67的新一代車型將首次推出純電動iX7版本,預估最大功率達800馬力。設計方面采用Neue Klasse理念,分體式大燈與發光雙腎格柵成為標志性特征,車身線條借鑒iX3設計語言,傳統門把手被翼片式設計取代。內飾與動力系統尚未公布細節,但電動版本的推出標志著寶馬在大型SUV領域實現燃油與電動雙線布局。此次換代被視為品牌歷史上最重要的技術革新。
三星聯合漢陽大學研發的耳戴式腦電圖設備取得突破,該設備體積較傳統腦電儀縮小90%,卻能保持信號采集精度。通過監測腦電波,可實時判斷用戶困倦程度,在教育場景評估學習效率,在駕駛場景預警疲勞狀態。研究人員設想將該技術集成至AR眼鏡或無線耳機,實現通過"意念"控制設備或感知情緒狀態。測試顯示,設備對觀影偏好的判斷準確率最高達92.85%,未來可能顛覆傳統人機交互方式。
蘋果發布新廣告暗諷Windows系統穩定性問題。片中展示某企業展會前夕因Windows藍屏導致工作癱瘓,蘋果員工攜帶Mac mini緊急救援的場景。廣告結尾強調"沒有誰能比得上Mac安全"的標語,直指CrowdStrike更新事件引發的全球性系統崩潰。盡管Windows近年已減少藍屏頻率,但驅動沖突或硬件不兼容仍可能導致故障。例如某款搭載i9-14900HX處理器與RTX 4090顯卡的筆記本,就因處理器不穩定多次藍屏,最終通過固件更新解決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