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電商行業正經歷深度調整,頭部企業面臨營收增長與利潤平衡的雙重挑戰。在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等傳統電商巨頭的估值參照下,市場對直播電商板塊的認知逐漸回歸理性,部分企業過高的估值水平引發爭議。
從財務數據對比來看,傳統電商企業的估值體系已形成明確標桿。阿里巴巴上半年實現2476.5億元營收,凈利潤達406.49億元,動態市盈率維持在21.9倍;京東同期收入6577.42億元,凈利潤超170億元,市盈率僅9.49倍;拼多多營收1996.57億元,凈利潤454.95億元,市盈率14.05倍。這些數據表明,市場對電商行業的定價更趨近于傳統零售業而非互聯網科技板塊。
直播電商領域卻呈現顯著分化。交個朋友控股動態市盈率22.95倍尚屬合理范圍,但東方甄選高達4411.68倍的市盈率引發市場質疑。這種估值差異在行業增速放緩的背景下顯得尤為突出,數據顯示直播電商行業已度過爆發期,市場估值體系正經歷重構。
東方甄選的估值波動堪稱典型案例。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憑借董宇輝現象級IP的帶動,公司股價在半年內暴漲25倍,市值一度突破800億港元。然而這種依賴頭部主播的商業模式存在天然脆弱性,當董宇輝于2024年正式離職后,公司財務數據出現斷崖式下跌:全年營收降至43.92億元,凈利潤暴跌99%至573.5萬元,GMV同比下滑39.2%。
管理層應對措施未能扭轉頹勢。為填補流量缺口,東方甄選啟動多平臺布局戰略,在小紅書、京東、淘寶等渠道開設店鋪,同時加大自營APP投入。2025財年數據顯示,APP渠道營收同比增長至11億元,自營產品GMV占比提升至28.8%。這種轉型被市場賦予"線上山姆"的新定位,短期內推動股價暴漲500%,市值一度突破560億港元。
但泡沫迅速破滅。缺乏實質業績支撐的股價在一個月內腰斬,當前276億港元市值仍面臨高估質疑。機構研報顯示,花旗將2025-2027財年收入預測下調30%-36%,高盛雖上調部分財務指標,仍維持"沽售"評級并指出"基本面疲軟"。這種矛盾評價折射出市場對轉型成效的觀望態度。
行業比較視角下,東方甄選的競爭優勢并不突出。與傳統電商巨頭相比,其65.26億元的峰值營收規模仍顯單薄,4%的經調整凈利率也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在失去核心IP后,公司尚未建立可持續的流量獲取機制,會員體系等新業務模式仍需多個季度驗證。
估值回歸壓力持續存在。當前276億港元市值對應約4000倍市盈率,遠超行業合理區間。若要維持現有估值水平,企業需在短期內證明轉型戰略的有效性,但構建規模化會員平臺、提升自營產品毛利率等目標均面臨較大執行難度。市場分析認為,最終估值可能向電商行業均值靠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