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余溫尚未散去,一句“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的俗語,讓今夜的月光顯得格外皎潔。當銀盤般的月亮升至夜空,人們發現,這輪承載著團圓與思念的明月,正迎來一年中最圓滿的時刻。此刻,我們不妨跟隨藝術家許鴻飛的雕塑作品,走進一個被月光浸潤的藝術世界,感受那些被凝固在石材與金屬中的溫柔時光。
雕塑與月亮,看似截然不同的藝術形態,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它們都能以靜默的姿態,叩響人們內心最柔軟的角落。許鴻飛在其標志性的“肥女”系列雕塑中,巧妙地將月亮的形態與意境融入創作,讓圓潤的體態與皎潔的月光相互映照,營造出一種跨越時空的和諧美感。無論是蜷縮成月牙狀的慵懶姿態,還是伸展如滿月的舒展身形,這些作品都以獨特的藝術語言,詮釋著圓滿與包容的永恒主題。
在許鴻飛的雕塑世界里,月亮不僅是自然現象的寫照,更成為情感的載體。他通過夸張的造型與細膩的肌理,將月光下的溫柔、團圓時的歡愉,以及思念中的惆悵,統統定格在永恒的藝術瞬間。當觀眾駐足于這些作品前,仿佛能感受到月光透過雕塑的輪廓,輕輕灑落在心間,喚起對美好時光的無限追憶。
今夜,當人們仰望天際的明月,或許也能從許鴻飛的雕塑中找到共鳴——那些被月光照亮的瞬間,那些被藝術定格的情感,正以另一種形式延續著中秋的溫暖與圓滿。在這個依然彌漫著團圓氣息的夜晚,藝術與自然的對話,讓每一縷月光都充滿了詩意與哲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