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的集團舉辦的遠見者大會上,智元機器人聯合創始人Steve Zhou圍繞人工智能發展趨勢發表了深度演講。他提出,以GPT系列為代表的技術迭代正在加速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實現進程,預計GPT-6問世后,人類將首次觸達真正意義上的通用智能門檻。這一判斷引發行業對AI技術突破臨界點的廣泛關注。
回顧人工智能發展軌跡,Steve Zhou指出,從2015年計算機視覺技術實現商業化應用,到2025年具備初步AGI特征的智能體出現,僅用十年時間便完成從專用智能向通用智能的跨越。這種指數級進化背后,是算法架構、算力支撐與數據規模的協同突破,特別是大語言模型(LLMs)與生成式AI(GenAI)的融合創新,為智能體賦予了跨領域認知能力。
具身智能被視為打開物理世界的關鍵鑰匙。Steve Zhou強調,當AI突破數字邊界,通過機器人載體與真實環境交互時,將催生"物理AI"新范式。這種融合體現在三個方面:生成式AI提供的泛化推理能力,使機器人能處理未知場景;多模態感知系統構建的認知閉環,讓智能體理解復雜環境;而精密控制技術則確保行動決策的精準執行。自2022年以來,全球已有數十家科研機構和企業推出具備通用感知-決策-執行能力的機器人原型。
行業觀察家指出,這場變革正在重塑智能產業格局。傳感技術的微型化、控制算法的實時化與模型推理的輕量化,共同推動著AI從云端走向終端。當虛擬世界的數字思維能夠精準映射到物理實體,智能制造、智慧醫療、服務機器人等領域將迎來顛覆性創新。目前,全球科技巨頭已紛紛布局具身智能賽道,相關專利申請量年增長超過200%,預示著技術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