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發布的財報電話會議中,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對大中華區市場表現作出積極展望。他指出,隨著iPhone 17系列的市場熱度持續攀升,蘋果有望在2025年第四季度(10月至12月)實現該區域營收的反彈。這一預測基于對供應鏈改善和消費者需求的綜合評估。
根據財報數據,2025財年第四財季(截至9月27日)蘋果大中華區營收為144.93億美元,較2024年同期下降3.59%。不過,第三財季營收同比增長4.35%至153.7億美元,顯示出市場復蘇的跡象。庫克特別強調,當前營收波動主要受臨時性供應限制影響,而非市場需求減弱,同時華為等本土品牌的競爭也是重要因素。
庫克在會議中多次提及中國市場的"活力與動感",并列舉多項積極指標:門店客流量顯著增加,iPhone 17系列預售反響熱烈,多款機型仍處于供不應求狀態。第三方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初步數據顯示,iPhone 17在美國和中國市場的銷量較前代同期增長14%,預示著新一輪換機周期的到來。
對于未來預期,庫克透露蘋果正迎來"史上最強財季"。他預計2026財年第一財季(10月至12月)公司整體營收將同比增長10%-12%,創歷史新高,其中iPhone業務營收有望實現兩位數增長。這一樂觀預測建立在對供應鏈恢復和市場需求持續旺盛的判斷上。
盡管面臨關稅調整和本土品牌競爭等短期挑戰,蘋果管理層認為這些因素不會構成結構性風險。庫克特別指出,中國作為蘋果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其消費潛力依然巨大。隨著iPhone 17系列供應逐步穩定,大中華區營收有望在12月季度實現顯著增長,公司對長期發展前景保持高度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