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販零食行業頭部企業鳴鳴很忙集團近日更新了招股說明書,數據顯示其門店網絡已突破1.6萬家。截至今年6月底,該集團全國門店總數達16783家,其中加盟門店占比高達99.9%,達到16759家。這一規模使其成為國內休閑食品零售領域門店數量最多的連鎖品牌。
經營數據顯示,鳴鳴很忙集團今年上半年實現商品交易總額411億元,同比增長86.9%。同期營業收入達281.24億元,經調整凈利潤10.35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86.5%和265.5%。國際咨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認證顯示,按2024年休閑食品GMV計算,該集團已躍居國內行業首位。
在商品結構方面,集團現有3605個SKU在庫,其中約四分之一為定制產品。每家門店保持不少于1800個單品陳列,每月平均上新超百款商品。值得注意的是,其門店網絡在下沉市場覆蓋廣泛,約58%的門店位于縣城及鄉鎮,已進入1327個縣級行政區域。
追溯企業發展歷程,鳴鳴很忙集團由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兩大品牌于2023年11月合并組建。前者由晏周2017年創立于長沙,后者由趙定2019年創始于江西宜春。合并后集團延續"人民零食品牌"定位,通過規模化采購實現價格優勢。招股書顯示,其產品平均價格較線下超市同類商品低約25%。
財務數據顯示,2022至2024年間,集團營收從42.86億元增至393.44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03%;同期經調整凈利潤由0.82億元增至9.13億元,年均復合增速234.6%。但低價策略也帶來利潤壓力,三年間毛利率始終維持在7.5%-7.6%區間,凈利率未超過2.2%。
行業分析師指出,該集團當前面臨多重挑戰。深圳中為智研咨詢研究員陳穆麗認為,持續上漲的門店租金、人力成本和物流費用,與低價策略形成矛盾,要求企業必須通過規模化運營維持盈利。集團在招股書中坦言,過度依賴加盟模式可能帶來管理風險,16759家加盟店的經營質量直接影響整體業績。
隨著行業競爭進入深度整合階段,企業戰略轉型迫在眉睫。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指出,行業正從規模擴張轉向精細化運營,當前普遍存在的"虛胖"現象需要解決。華福證券分析師劉暢建議,企業應加強產業鏈整合,推動從渠道品牌向商品品牌升級,同時謹慎進行品類擴展。
供應鏈建設成為決定企業長期發展的關鍵因素。陳穆麗強調,構建高效低成本的供應鏈體系,特別是發展高毛利自有品牌產品,將是鳴鳴很忙集團突破利潤瓶頸的核心。集團在招股書中也承認,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若不能持續提升運營效率,可能面臨市場份額流失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