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以不可阻擋之勢重塑各行業供應鏈格局,而京東憑借多年在供應鏈及多產業場景中的技術積累與實踐經驗,已構建起涵蓋智算基礎設施、模型構建、平臺支撐、場景應用及產品落地的完整能力體系,成為推動產業智能化轉型的重要力量。
近日,京東首次全面展示了其AI戰略全景圖。在品牌層面,將原有大模型品牌升級為“JoyAI”,并同步推出三款面向消費者的AI產品,覆蓋四大核心場景應用,同時發布三大深度技術平臺。這一系列動作標志著京東正將供應鏈核心能力通過更智能、更直接的方式賦能終端用戶,實現技術價值與產業需求的深度融合。
財務數據顯示,京東對技術創新的投入持續加大。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研發開支達53億元,同比增長25.7%。自2017年啟動全面技術轉型戰略以來,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京東體系累計研發投入已超過1500億元。與此同時,其供應鏈基礎設施資產規模接近1700億元,為AI技術的落地應用提供了豐富的場景支撐。
“京東不追求短期炒作式的AI發展,而是致力于構建長期可持續、真正為產業創造價值的AI生態。”京東CEO許冉在解讀AI戰略時強調。她提出,大模型的價值公式已從最初的“算力×算法×數據×產業厚度平方”升級為更注重實際場景落地的模式。“基礎模型是基石,但產品的用戶體驗和挖掘產業應用場景才是關鍵。”許冉指出,京東正通過開放供應鏈數據和場景資源,助力具身智能企業完成模型訓練與應用測試。
在組織架構層面,京東對探索研究院進行了戰略升級,由創始人劉強東親自擔任院長。同時,公司與多所頂尖高校建立聯合實驗室,聚焦人工智能與供應鏈應用的交叉領域開展前沿研究。這種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模式,為技術創新提供了持續動力。
隨著技術迭代與市場需求增長,一個覆蓋基礎底座、模型框架及行業應用的完整AI產業生態正在形成。京東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持續加大AI領域投入,通過開放場景與數據資源,帶動各產業智能化升級,最終構建起萬億元規模的AI生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