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固態電池技術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欣旺達動力副總裁徐中領向外界透露了公司在全固態電池領域的戰略布局與技術突破。他指出,固態電池的產業化面臨材料體系、生產工藝、設備適配及市場需求等多重挑戰,其中硫化物全固態體系雖受市場關注,但目前尚未突破環境敏感性、工藝設備成本等產業化瓶頸。
基于技術成熟度與產業化可行性,欣旺達將聚合物全固態體系列為優先發展方向。徐中領解釋稱,聚合物路線雖存在室溫離子電導率偏低的短板,但技術攻關路徑清晰,且與液態電池產線兼容性高達80%,在量產成本控制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目前,公司已實現聚合物固態電解質膜室溫電導率達2.5mS/cm,厚度控制在15微米以下,性能指標接近硫化物體系水平。
在硫化物技術儲備方面,欣旺達實驗室已開發出能量密度達400Wh/kg、循環壽命超700周的24安時級電芯,下一步將重點突破量產工藝設備開發。徐中領強調,公司采取"雙線并進"策略,既保持硫化物體系的技術迭代能力,又集中資源推動聚合物體系產業化落地。
關于產業化進程,徐中領透露中試產線建設已進入沖刺階段,預計今年年底建成投產。該產線將同步驗證化學體系開發與工藝設備適配性,為后續規模化生產奠定基礎。
在市場策略層面,欣旺達動力營銷副總裁王華文揭示了公司"市場共生"的獨特模式。通過構建覆蓋乘用車、商用車、儲能等細分領域的專業市場團隊,公司實現了從用戶端到研發端的深度共創。王華文介紹,市場團隊不僅參與客戶端訪談,更延伸至用戶場景調研,將市場需求數據經過多輪驗證后形成產品定義,確保技術投入與市場趨勢高度契合。
這種"從市場中來,到市場中去"的閉環機制,使欣旺達能夠精準把握HEV、增程式電動車等細分市場的需求變化。王華文特別指出,通過與客戶研發、市場團隊的協同創新,公司成功將用戶畫像精度提升至行業領先水平,有效提升了資源利用效率。目前,該模式已獲得多家頭部車企認可,為產品快速迭代提供了有力支撐。
欣旺達的實踐表明,固態電池產業的競爭不僅是技術突破的比拼,更是市場理解深度與產業化能力的綜合較量。通過技術儲備與市場策略的雙重布局,這家動力企業正試圖在固態電池商業化浪潮中占據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