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北京迎來了一場工程機械領域的國際盛會。第十七屆中國(北京)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及礦山機械展覽會于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盛大啟幕。作為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的重要交流平臺,本屆展會以“高端綠色,智慧未來”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球1400余家企業參展,展覽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集中展示了行業最新技術成果與產品應用。
展會現場匯聚了柳工集團、徐工集團、三一重工等國內龍頭企業,以及卡特彼勒等國際知名品牌。參展企業不僅帶來了礦山作業、港口運輸、道路建設等領域的多場景解決方案,更展示了智能化、綠色化的新型裝備。核心配套企業如濰柴動力、嘉晨智能等組成的“黃金供應鏈”,與主機企業形成協同創新格局,共同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的展示體系。同期舉辦的百余場技術論壇與商務對接活動,為行業提供了深度交流與合作契機。
在數字化轉型領域,智邦國際以“智見未來”為主題,系統呈現了其“企業一體化管理”解決方案。針對工程機械行業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島、協同效率低等痛點,該公司構建了覆蓋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市場分析的全場景產品矩陣。其智能生產管理系統通過實時采集設備運行數據,實現從訂單接收、生產排程到質量檢測的全流程數字化管控,幫助企業提升生產效率并降低運營成本。
供應鏈協同平臺成為展會關注的另一焦點。該平臺整合了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等各方資源,通過實時共享庫存信息、物流狀態和采購需求,有效解決了傳統供應鏈中常見的庫存積壓與短缺問題。系統內置的風險預警模塊可對市場波動、供應商經營狀況進行動態監測,為企業提供決策支持,增強供應鏈的穩定性與抗風險能力。
客戶關系管理系統與市場分析工具的集成應用,為企業市場拓展提供了精準支撐。系統可對客戶交互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形成完整的客戶服務生命周期管理。結合實時收集的行業動態與競爭對手信息,市場分析模塊能夠生成可視化報告,幫助企業快速調整市場策略,精準定位目標客戶群體。這種數據驅動的決策模式,正在改變傳統工程機械企業的運營方式。
面對行業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智邦國際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展現了產學研協同創新的實踐價值。其研發管理系統打通了“研發-轉化-應用”的全鏈條,通過整合各業務環節數據,避免技術轉化過程中的信息斷層。智能生產工具搭載的AI算法可對設備運行參數進行持續優化,在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為核心技術攻關提供實踐數據反饋,形成技術迭代與生產力提升的良性循環。
本屆展會不僅展示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在“十四五”期間取得的研發與制造突破,更通過國際企業的深度參與,凸顯了全球產業鏈的融合趨勢。從主機制造到核心配套,從傳統裝備到智能系統,展會的全產業鏈展示格局,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清晰的轉型路徑。隨著數智化技術的深入應用,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正在全球市場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