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技術快速迭代的當下,智能終端領域正經歷一場深刻變革。盡管市場涌現出AI Pin等創新形態產品,但多數未能經受住市場檢驗。深圳一家科技企業卻憑借獨特的對話智能路徑,在全球AI硬件市場闖出一片天地。其推出的AI紀要設備不僅實現年收入超1億美元,更獲得金沙江創投主管合伙人朱嘯虎的高度評價,認為該項目具備"技術穩定性和大規模商業化潛力"。
這家名為Plaud的企業以錄音設備為突破口,先后推出全球首款卡片式AI紀要設備Plaud Note和可穿戴產品Plaud NotePin。日前,該品牌攜三款新品正式進軍中國市場,其中NotePin S、Note Pro和Note的定價分別為1249元、1299元和1149元。全球銷售負責人孫馳表示:"中國市場的獨特性要求我們既要保持商業期待,更要堅守用戶體驗底線,服務好用戶始終是首要原則。"
針對中國市場的首款產品Plaud Note Pro,在交互設計上實現重大突破。其獨創的"一鍵標記"功能可在對話進行中實時抓取關鍵信息,配合升級的收音系統和續航能力,形成多模態輸入體系。技術層面,該設備支持112種語言的AI轉寫,通過豆包、千問及DeepSeek等國內大模型,提供多維總結和深度問答服務。Plaud Intelligence平臺的升級,更強化了設備在復雜場景下的信息處理能力。
在目標用戶定位上,Plaud聚焦"三高"群體:高對話依賴度、高知識密度、高決策杠桿。具體包括企業高管、醫生、金融從業者等需要高頻決策的專業人士。全球銷售負責人孫馳解釋:"這類用戶的決策影響力巨大,對信息處理的精準度要求遠超普通消費者。"
面對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國區CEO莫子皓強調產品差異化優勢:"我們不僅關注會議內容總結,更注重分析信息背后的權益架構、潛在意圖以及人際事理關系。這種對AI與人類關系理解的深度,構成了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在定價策略上,Plaud采取硬件溢價+軟件訂閱模式,提供標準(300分鐘/月)、專業(1200分鐘/年)、卓越(無限時長)三級會員服務,年費從339元至1099元不等。
針對國內消費者對軟件付費的接受度問題,莫子皓堅持"價值導向":"從創立之初,我們就定位提供頂級解決方案。采用最先進的大模型、最優質的材料和麥克風,這些成本必然反映在價格中。消費者是否愿意為更好的體驗付費,將決定產品的市場定位。"他特別指出,Plaud拒絕單獨銷售軟件服務,強調"軟硬一體才能實現真正的智能跟進,單純軟件服務會分散研發精力"。
自2023年產品上市以來,Plaud已積累超100萬全球用戶。面對可能加劇的市場競爭,孫馳認為成功標準不應局限于商業數據:"我們更關注用戶是否真正認可產品價值。即便需要克制商業擴張,也要確保每個用戶都能感受到技術帶來的改變。"這種理念在定價策略上體現得尤為明顯——拒絕參與價格戰,堅持通過產品力贏得市場。
在談及企業護城河時,莫子皓將團隊執行力置于首位:"大模型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軟件形態可能迅速過時。但優秀的團隊能夠持續創造價值,這種適應變化的能力才是真正的競爭力。"數據顯示,盡管面臨眾多競爭對手,Plaud仍保持著穩定的市場增長,其差異化路線正在接受市場的持續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