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云棲大會十周年慶典上,阿里巴巴集團核心管理層代表、阿里云智能集團負責人吳泳銘發表了關于人工智能發展趨勢的前瞻性演講。他明確指出,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實現已不再是理論設想,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但這僅僅是人工智能進化鏈的起點,真正的終極目標在于構建能夠自主進化、全面超越人類智能的超級人工智能(ASI)。
吳泳銘首次公開了從AGI邁向ASI的階段性發展路徑,將這一過程細化為三個關鍵階段。他強調,阿里云將定位為“全棧人工智能服務商”,通過技術創新與生態構建,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應用與廣泛普及。
在基礎設施層面,阿里云宣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投資計劃:未來三年內將投入3800億元用于AI基礎設施的建設,旨在到2032年,使全球數據中心的能耗規模較2022年(即生成式AI的起始之年)增長十倍,以滿足ASI時代對算力的巨大需求。
演講伊始,吳泳銘特別向全球開發者表達了敬意,認為他們是推動云計算與人工智能行業蓬勃發展的核心力量。他指出,當前由AI引領的智能化變革,其影響范圍與深度遠超以往的工業革命與信息革命。AGI不僅將人類智力放大,更為ASI的到來奠定了基礎,從而釋放出人類更大的潛能。
從發展速度來看,AI近年來的進步堪稱驚人。短短數年間,AI的智力水平已從“高中生”躍升至“博士生”,并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斬獲金牌。AI聊天機器人成為用戶增長最快的應用之一,其tokens消耗速度每兩三個月就翻倍。全球AI行業的投資在過去一年超過4000億美元,預計未來五年累計投入將突破4萬億美元,這標志著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算力與研發投入正在加速更強模型與應用的普及。
吳泳銘認為,AGI的核心價值在于將人類從80%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來,使人類能夠專注于創造與探索。而ASI,作為全面超越人類智能的系統,將催生出“超級科學家”與“全棧超級工程師”,以指數級速度解決醫學突破、新材料發明、可持續能源、氣候問題乃至星際旅行等當前難以攻克的難題,引領人類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智能時代。
對于通往ASI的具體路徑,吳泳銘提出了“三階段演進模型”。第一階段為“智能涌現”,AI通過學習全量人類數字化知識,具備泛化智能,能夠理解人類意圖并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第二階段為“自主行動”,AI突破語言交流局限,具備在真實世界行動的能力,包括掌握“Tool Use”能力與大幅提升的Coding能力,使自然語言成為AI時代的源代碼。第三階段為“自我迭代”,AI需滿足兩大核心條件:一是獲取真實世界的全量原始數據,二是實現自主學習,通過與真實世界的持續交互與反饋,自主優化迭代,最終形成早期ASI。
為實現這一愿景,吳泳銘明確了阿里云的兩大核心戰略。一是堅持通義千問的“開源開放路線”,打造“AI時代的Android”。目前,通義千問已開源300多款全模態、全尺寸模型,全球下載量超6億次,衍生模型超17萬個,成為全球最大的開源模型矩陣。二是構建“超級AI云”,定位為“下一代計算機”。吳泳銘解釋,大模型將運行于超級AI云之上,成為用戶、軟件與AI計算資源交互的核心中間層。AI計算范式正從“CPU為核心”轉向“GPU為核心”,需要超大規模算力、高效網絡與集群支撐。阿里云作為少數能實現軟硬件垂直整合的平臺,正打造集成領先AI基礎設施與模型的“AI超級計算機”。
關于人機協作的未來,吳泳銘持樂觀態度。他認為,ASI將像電放大人類體能一樣,指數級放大人類智力杠桿。當前,程序員已能通過指令讓AI在短時間內搭建所需系統,這是“氛圍式編程”向“氛圍式工作”轉變的雛形。未來,每個家庭、工廠、公司都將有大量Agent與機器人提供24小時服務,技術革命將解鎖更多生產力,創造更多新需求,使人類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強大。
演講最后,吳泳銘強調,AI將重構基礎設施、軟件與應用體系,成為真實世界的核心驅動力。阿里巴巴將持續投入,與合作伙伴、客戶共同探索AI深入產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