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辦的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CEO、阿里云智能集團董事長兼CEO吳泳銘發表了重要演講。他指出,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已成為確定性事件,但這僅僅是人工智能發展的起點,終極目標是發展出能夠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類的超級人工智能(ASI)。
吳泳銘首次詳細闡述了通往ASI的三階段演進路線。第一階段為“智能涌現”,AI通過學習海量人類知識,具備了泛化智能能力,能夠理解人類意圖并解答問題。第二階段是“自主行動”,AI掌握工具使用和編程能力,在人類目標設定下自主完成與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交互。第三階段則為“自我迭代”,AI連接物理世界并實現自學習,最終實現全面超越人類。
為實現這一目標,吳泳銘明確了阿里云的戰略路徑。作為“全棧人工智能服務商”,阿里云將通過兩大核心路徑推進AI戰略。一是通義千問堅定開源開放路線,致力于打造“AI時代的Android”;二是構建作為“下一代計算機”的超級AI云,為全球提供智能算力網絡。
吳泳銘透露,阿里巴巴正在積極推進一項為期三年、總投資達3800億的AI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并將持續追加投入。根據遠期規劃,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數據中心的能耗規模將較2022年提升10倍,以迎接ASI時代的到來。
當前,人工智能驅動的智能化革命正席卷全球。吳泳銘認為,通用人工智能AGI不僅會放大人類智力,還將解放人類潛能,為超級人工智能ASI的到來鋪平道路。近年來,AI的智力水平迅速提升,從高中生水平躍升至博士生水平,并在國際數學奧賽等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AI Chatbot的用戶滲透率也創下歷史新高,行業滲透速度超過以往所有技術。
吳泳銘強調,AGI的目標是將人類從80%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來,讓我們專注于創造與探索。而ASI作為全面超越人類智能的系統,將可能創造出一批“超級科學家”和“全棧超級工程師”,以難以想象的速度解決科學和工程問題,如攻克醫學難題、發明新材料、解決可持續能源和氣候問題等。
在通往ASI的道路上,AI將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學習人”,大模型通過理解全世界的知識集合,具備了泛化智能能力。第二階段是“輔助人”,AI具備了在真實世界中行動的能力,可以拆解復雜任務、使用和制作工具。第三階段則是“超越人”,AI連接真實世界的全量原始數據,并實現自我迭代。
吳泳銘指出,AI要實現超越人類的突破,需要直接從物理世界獲取更全面、更原始的數據。以自動駕駛為例,新一代的自動駕駛技術采用端到端的訓練方法,直接從原始的車載攝像頭數據中學習,實現了更高水平的自動駕駛能力。這表明,只有讓AI與真實世界持續互動,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模擬世界。
同時,隨著AI滲透更多的物理世界場景,理解更多物理世界的數據,AI模型和agent能力也會越來越強,有機會為自己模型的升級迭代搭建訓練infra、優化數據流程和升級模型架構,從而實現自主學習。這將是AI發展的關鍵時刻,未來的模型將通過與真實世界的持續交互,獲取新的數據并接收實時反饋,自主優化、修正偏差、實現自我迭代與智能升級。
吳泳銘還提出了兩個重要判斷:大模型是下一代的操作系統,超級AI云是下一代的計算機。他認為,大模型代表的技術平臺將會替代現在的操作系統,成為下一代的操作系統。未來,幾乎所有鏈接真實世界的工具接口都將與大模型進行鏈接,所有用戶需求和行業應用將會通過大模型相關工具執行任務。
同時,數據中心內的計算范式也在發生革命性改變,從CPU為核心的傳統計算正在加速轉變為以GPU為核心的AI計算。新的AI計算范式需要更稠密的算力、更高效的網絡、更大的集群規模。這一切都需要充足的能源、全棧的技術、數百萬計的GPU和CPU協同運作。只有超級AI云才能夠承載這樣的海量需求。
阿里云作為全棧人工智能服務商,提供世界領先的智能能力和遍布全球的AI云計算網絡。其通義千問開源模型已覆蓋全模態、全尺寸,全球下載量超6億次,衍生模型超17萬個。同時,阿里云還提供一站式模型服務平臺百煉,支持模型定制化以及Agent快速開發。
在硬件和網絡層面,阿里云自研的核心存儲系統、網絡架構、計算芯片構成了大型計算集群最堅實的底座。阿里云正在全力打造一臺全新的AI超級計算機,它同時擁有最領先的AI基礎設施和最領先的模型,可以在基礎架構設計和模型架構上協同創新,從而確保在阿里云上調用和訓練大模型時達到最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