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老牌豪華車企賓利近日宣布對其電動化戰略作出重大調整,計劃為添越、歐陸GT和飛馳三款主力車型保留純燃油版本。這一決策標志著賓利此前“2035年全面停產燃油車”的激進計劃出現重大轉折,背后折射出全球豪華車市場對電動化進程的重新評估。
據內部人士透露,賓利原計劃為三款車型的換代產品僅提供插電混動和純電動版本,但最新決策顯示將同步推出純燃油車型。這一轉變直接源于大眾集團內部的技術協同效應——保時捷上周宣布投入31億歐元延長燃油車型生命周期,并取消原定的電動旗艦“K1”項目;奧迪也在去年調整戰略,推遲了“2033年僅售電動車”的目標。由于三大品牌共享動力總成、平臺架構等核心技術,保時捷和奧迪的決策對賓利產生直接連鎖反應。
賓利首席執行官弗蘭克·斯特芬·瓦利澤在內部會議上坦言:“當前豪華電動車市場的實際需求遠低于預期,客戶購買意愿不足以支撐全電動化戰略。”他特別指出,中東和北美市場對傳統高性能燃油車的需求依然強勁,這些地區的消費者更看重發動機聲浪、駕駛質感等傳統豪華屬性。數據顯示,賓利去年已將全面電動化目標從2030年推遲至2035年,此次戰略調整可視為對市場現實的進一步妥協。
行業分析師指出,大眾集團此次集體調整反映出傳統豪華品牌面臨的共同困境:一方面需要滿足歐盟等市場的環保法規,另一方面又難以割舍燃油車帶來的高額利潤。保時捷和奧迪在電動化領域的巨額投入尚未獲得預期回報,直接影響了賓利的產品規劃。據知情人士透露,大眾集團內部正在重新評估電動車技術路線,可能將更多資源投向混合動力系統。
市場調研機構JATO Dynamics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豪華電動車市場份額僅占整體豪華車市場的12%,遠低于行業預期。特別是在售價超過15萬歐元的超豪華細分市場,電動車占比不足5%。這種市場格局促使賓利等品牌重新審視電動化節奏,轉而采取“燃油+電動”雙軌并行的過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