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幕式上,一款由藍思科技與Rokid聯合研發的智能眼鏡成為全場焦點。這款名為Rokid Glasses的AI硬件產品,不僅作為貴賓紀念品亮相,更以49克的極致輕量化設計引發業界關注。其從核心元器件到整機組裝的全鏈條國產化,標志著中國智能制造在精密制造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技術團隊通過三十年精密制造經驗的積累,在材料工藝上實現關鍵突破。采用衍射光波導顯示技術的鏡片,在保持85%透光率的同時,實現了1080P高清顯示效果。搭載的YodaOS操作系統可兼容通義千問、豆包等主流AI大模型,支持包括東盟十國官方語言在內的12種語言實時互譯。在工業設計方面,產品通過700余次材料配比實驗,將整機重量控制在與普通眼鏡相當的水平,同時確保8小時持續使用續航。
這款智能眼鏡的禮盒包裝融合了非遺技藝與現代科技。由國家級大漆工藝傳承人監制的禮盒,經過72道工序制作,采用"金髹"技法將24K真金箔與天然大漆層層疊加,形成獨一無二的紋理圖案。這種傳統工藝與智能硬件的結合,既彰顯了文化底蘊,又體現了科技產品的藝術價值。
市場表現方面,該產品上市三個月即收獲40萬臺訂單,成為AR設備領域的現象級產品。其應用場景已拓展至醫療輔助、工業巡檢等專業領域,在湖南湘潭生產基地,配套的光學模組生產線帶動了上下游30余家企業集聚,初步形成百億級產業集群。這種從實驗室到量產線的轉化能力,正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典型范例。
在東盟博覽會現場,這款智能眼鏡的實時翻譯功能受到各國代表團高度評價。通過內置的AI算法,設備可自動識別對話場景,在0.3秒內完成中英越泰等語言的雙向轉譯。這種針對多語種環境的優化,為區域經濟合作提供了高效的溝通工具,也展現了科技產品的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