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Autocar最新報道,賓利汽車正在醞釀戰略調整,計劃為旗下添越、歐陸GT及飛馳三大主力車型開發純燃油版繼任車型。這一決策標志著該品牌此前提出的"僅電動車"路線發生重大轉向,其背后與大眾集團旗下保時捷的技術路線調整密切相關。
根據賓利此前公布的Beyond100戰略,該品牌原定于2035年全面停產燃油車型。但大眾集團近期對技術路線的重新布局,促使賓利啟動戰略評估。保時捷上周宣布將投入3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59.08億元)延續內燃機技術研發,同時取消原定的純電動旗艦車型"K1"計劃。這種轉變與奧迪去年撤銷2033年純電化目標的決策形成呼應,共同構成大眾集團技術路線調整的重要信號。
賓利首席執行官Frank-Steffen Walliser透露,三大品牌在平臺架構、動力總成及核心零部件方面的深度共享,使得保時捷與奧迪的決策直接影響到賓利的產品規劃。他特別指出,當前豪華電動車市場需求出現明顯波動,客戶對純電車型的接受程度尚未達到支撐全面電動化的水平。
盡管戰略調整,賓利仍保持電氣化轉型節奏。Walliser確認,從2026年起將每年推出一款插電混動或純電動車型,首款純電產品定位為"城市SUV"。不過隨著保時捷和奧迪持續加大內燃機研發投入,賓利獲得更大技術路線選擇空間,可在未來十年更靈活地配置動力系統,保留傳統燃油車型的生產選項。
調整后的產品策略顯示,添越、歐陸GT及飛馳的純燃油繼任車型將繼續供應市場,主要面向中東、北美等對內燃機車型需求旺盛的區域。這與此前僅提供插混或電動版本的規劃形成顯著差異。Walliser強調,電氣化仍是核心發展方向,但需要與客戶需求保持同步。
值得關注的是,賓利已將全面電動化目標從2030年推遲至2035年。分析認為,大眾集團對燃油技術的持續投入,以及豪華電動車市場增速放緩的現實,共同促成了這次戰略調整。此次路線修正不僅涉及動力系統選擇,更反映出豪華汽車制造商在電動化轉型過程中,對市場需求與技術可行性的重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