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最新統計顯示,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已取得顯著進展,具備行業影響力的平臺數量突破340家,重點平臺連接設備規模超過1億臺(套),覆蓋41個工業大類和185個工業中類。通過平臺化設計、個性化定制等創新模式,工業互聯網正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加速轉型。
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工業互聯網已成為推動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引擎。中國電信依托云網融合戰略,在構建工業智能基礎設施方面持續發力,通過技術創新與模式突破,為工業企業提供覆蓋全流程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其打造的"天翼云工業數字底座4.0"已形成涵蓋數字工廠、工業大數據等場景的完整服務體系,有效支撐機械工業等重點領域的數字化轉型需求。
在技術體系構建層面,我國工業互聯網已形成信息技術、通信技術、運營技術、數據技術深度融合的產業格局。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核心產業增加值突破1.5萬億元,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5G技術的普及應用成為重要推動力,全國已建成超2萬個"5G+工業互聯網"項目,催生出無人礦山、智慧港口等新型生產模式。5G網絡特有的高帶寬、低時延特性,使設備間實時通信與精準控制成為現實,顯著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
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入,為工業互聯網發展注入新動能。浪潮云洲工業互聯網總經理龐松濤指出,AI與工業互聯網的協同創新,推動了數據、算法、算力的融合應用,工業大模型等新技術正在重塑傳統生產范式。部分領先企業已在質檢、注塑等關鍵環節部署智能體系統,實現生產效率的顯著提升。專家建議,應把握人工智能發展機遇,通過工業互聯網構建高質量數據集,推動工業網絡向智能開放方向升級。
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電信針對工業場景需求開展專項攻關。其自主研發的5G確定專網可提供10ms@99.99%低時延、百微秒級低抖動服務,滿足工業核心環節的確定性需求。5G定制網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則通過差異化建網方案,為產線、車間提供靈活可靠的聯網服務。這些創新網絡解決方案,有力推動了5G技術從生產輔助環節向核心環節的滲透應用。
云服務能力的持續強化,是中國電信工業互聯網戰略的重要支撐。作為國家云服務主力軍,天翼云通過算力基礎設施升級,構建了自主可控的云底座。其打造的工業行業解決方案,整合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優勢,已形成覆蓋設備上云、數字化轉型等場景的服務體系。目前,天翼云正加速向智能云階段演進,為工業企業提供更強大的數據存儲與管理能力。
在應用創新層面,場景化解決方案成為推動工業轉型的關鍵。中國電信唐山分公司通過5G+AGV智能搬運系統,幫助企業實現倉儲自動化管理,工作效率提升達40%。在福建,天翼云為巨龍電機打造的"5G+iStack私有云"方案,將離散設備整合為智能生產線,實現生產數據的實時可視化管控。廣西柳鋼集團則依托5G與萬兆光網,建成支持2000路4K視頻回傳的智能監控系統,結合AI質檢技術實現全流程智能管理。這些實踐表明,深度適配工業場景的技術應用,正在持續釋放數字化轉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