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近日發布《電子信息制造業2025—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明確將全固態電池等前沿技術的基礎研究納入支持范圍。據市場消息,2025年9月將對2024年啟動的60億元固態電池專項研發項目進行中期評估,通過審核的項目將獲得后續資金支持,并可能開放第二輪補貼申報。與此同時,多家電池企業宣布完成或即將完成全固態電池中試線建設,產業鏈需求預期顯著升溫。受此影響,電池主題基金表現強勁,截至9月17日,電池ETF本月漲幅達17.16%。
電池板塊的活躍表現主要源于三方面因素。首先,儲能需求超出市場預期,國內儲能商業模式逐步成熟,疊加歐洲碳減排政策及新興市場儲能需求增長,推動電池需求端持續擴張。其次,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多家企業宣布量產計劃。第三,行業盈利水平全面改善,下游需求旺盛帶動電池各環節產能利用率提升,企業盈利能力顯著增強。
當前市場上的電池主題基金主要覆蓋儲能、固態電池(新能源車)及上下游產業鏈三大領域。其中,中證電池主題指數(931719)涵蓋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消費電子電池及相關產業鏈上市公司,以招商中證電池主題ETF為例,其十大重倉股包括陽光電源、寧德時代、三花智控等企業。另一指數國證新能源電池指數則聚焦新能源儲能電池主題,由滬深北交易所新能源發電產業儲能電池相關上市公司組成,覆蓋電池制造、儲能電池逆變器、系統集成及溫控消防等領域。
隨著電池指數基金短期業績飆升,投資者需關注止盈策略的運用。以華夏創業板新能源ETF為例,該基金近三個月漲幅達58.4%。浮盈止盈策略是常見方法之一,即根據預設的浮盈比例設定止盈線。例如,廣發國證新能源車電池ETF自4月9日階段性低點以來漲幅達64.45%,若止盈線設為50%,投資者可考慮獲利了結。但該策略僅基于個體收益率,未考慮指數估值水平及標的彈性,可能脫離基本面。
更穩健的策略可結合指數估值進行判斷。以中證電池主題指數為例,截至9月17日,其收盤價為3904.97,市盈率35.75,高于兩年內75%分位的30.75倍,顯示短期估值偏高。此時可采用高估分批止盈策略,即當指數進入高估區間后,每隔一段時間減倉15%的標的倉位。若后續估值回落,則暫停減倉;若持續高估,則繼續按計劃減倉。
電池指數基金為投資者提供了參與電池技術發展機遇的渠道,但需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盈利預期,靈活運用止盈策略,理性調整持倉。本研究分析基于公開信息撰寫,數據、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承擔使用風險,未經許可不得修改或用于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