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一家專注于智能物流裝備研發與生產的企業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金額達數億元人民幣。本輪融資由多家知名投資機構聯合領投,資金將主要用于技術研發、產能擴張及全球化市場布局。業內人士分析,此次融資將進一步鞏固該企業在智能物流領域的領先地位,并加速其向全球市場的滲透。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該企業成立于2015年,總部位于長三角經濟帶,是國內最早一批從事智能分揀系統、自動化倉儲解決方案的企業之一。其核心產品包括高速交叉帶分揀機、智能AGV機器人及智慧物流管理系統,已廣泛應用于電商、快遞、制造業等多個領域。截至目前,企業累計申請專利超200項,其中發明專利占比達60%,技術實力處于行業前列。
近年來,隨著電商行業爆發式增長及勞動力成本上升,智能物流裝備市場需求持續攀升。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智能物流設備市場規模突破8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5%。該企業憑借技術優勢和定制化服務能力,過去三年營收年均增長超40%,客戶覆蓋京東、順豐、菜鳥等頭部企業,并出口至東南亞、中東等地區。
本輪融資領投方代表表示,智能物流是工業4.0的核心環節,該企業通過自主研發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尤其在高速分揀領域實現了進口替代。投資方看好其技術迭代能力和全球化戰略,未來將協助企業拓展歐美市場,完善海外供應鏈體系。
企業創始人兼CEO在接受采訪時透露,下一步計劃在長三角、珠三角及成渝地區新建三大生產基地,將年產能提升至5萬套智能設備。同時,企業將加大在AI算法、5G應用等領域的研發投入,推出更高效的物流機器人和數字化管理平臺。“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全球智能物流裝備的領導者,未來三年海外業務占比將提升至30%。”他表示。
行業分析師指出,當前智能物流裝備市場集中度較低,國內企業雖在中低端領域占據優勢,但高端市場仍被德國、日本等企業壟斷。此次融資完成后,該企業有望通過技術升級和規模效應,進一步縮小與國際巨頭的差距。隨著“雙碳”目標推進,綠色物流裝備也將成為新的競爭焦點。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該企業此前已完成4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高瓴創投等頂級機構。本輪融資后,企業估值突破50億元,成為智能物流領域估值最高的初創企業之一。市場預測,隨著產能釋放和海外訂單增長,企業有望在2025年前啟動IPO進程。
目前,該企業已與多家國際物流巨頭達成合作意向,計劃在德國、美國設立研發中心,針對當地市場需求開發定制化產品。同時,企業正在探索“設備+服務”的商業模式,通過遠程運維、數據服務等增值服務提升客戶粘性。業內人士認為,這種從硬件供應商向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型,將為企業開辟新的增長空間。
隨著智能制造升級和勞動力結構變化,智能物流裝備行業正迎來黃金發展期。該企業此次融資不僅為自身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也為國內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典型樣本。未來,如何在技術創新、成本控制和全球化運營之間找到平衡點,將成為企業持續領先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