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動車電動化浪潮的推動下,電動摩托車(設計時速超過50公里/小時)正逐步成為市場新寵。盡管業內對其必要性存在爭議,但國內電動摩托車產業已呈現蓬勃發展態勢。中國摩托車商會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1至8月期間,全國電動摩托車銷量突破213.94萬輛,雖然與同期1220.8萬輛的燃油摩托車銷量相比仍有差距,但市場規模已不容忽視。
爭議焦點在于摩托車本身具有較低的油耗特性,消費者對節省燃油成本的需求并不迫切。若追求環保出行,設計時速低于25公里/小時的電動自行車仍是更經濟的選擇。即便如此,傳統摩托車企業與電動車企業均已加速布局電動摩托車領域,共同開拓這個年規模約300萬輛的國內市場。
在2025年前八個月的銷售競爭中,雅迪科技集團以70.23萬輛的銷量穩居榜首。這家源自江蘇無錫的企業憑借電動自行車領域的渠道優勢,成功實現跨界發展。同期燃油摩托車銷量超過70萬輛的廠商僅有大長江(豪爵鈴木)、隆鑫、宗申和大冶豪江四家,凸顯出雅迪在電動摩托車領域的領先地位。
浙江綠源電動車公司以30.19萬輛的銷量位列次席。作為1997年成立的電動自行車行業老牌企業,綠源較早涉足電動摩托車領域,展現出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市場敏銳度。重慶宗申摩托則成為唯一同時進入燃油、電動摩托車銷量前三的企業,其電動摩托車銷量達29.57萬輛,燃油摩托車銷量75.68萬輛,雙線作戰成績斐然。
杭州春風動力憑借19.35萬輛的銷量排名第四。這家與吉利旗下錢江摩托齊名的大排量摩托車明星企業,通過與雅馬哈在株洲的合資項目,進一步鞏固了技術實力。江蘇新日電動車公司以16.68萬輛的銷量緊隨其后,作為電動自行車行業首家A股上市企業,其市場表現同樣引人注目。
山東巴士新能源公司以11.58萬輛的銷量位居第六,這家來自臨沂沂南縣的企業以電動敞篷車、三輪車等特色產品打開市場。蘇北徐州的淮海新能源車輛公司則以10.41萬輛的銷量成為第七家突破10萬輛大關的企業,展現出江蘇作為電動車生產大省的完整產業布局。
在第八至第十名的競爭中,山東五星車輛以5.32萬輛的銷量占據第八位。重慶隆鑫作為國內第二大燃油摩托車品牌,同期實現4.87萬輛的電動摩托車銷量。深圳臺鈴則以3.98萬輛的銷量躋身前十,完成榜單的最后拼圖。
從企業構成來看,前十名中有七家來自電動自行車行業,三家為傳統摩托車企業。這種分布格局反映出電動自行車企業對電動摩托車市場的熱情更高,且通過提前布局已占據市場先機。不過與乘用車市場相比,摩托車電動化進程仍顯緩慢,這成為多數燃油摩托車企業未大力投入的重要原因。
數據顯示,2025年1-8月國內電動摩托車銷量前十強企業名單如下:雅迪科技集團、浙江綠源、宗申摩托、春風動力、江蘇新日、巴士新能源、江蘇淮海、山東五星車輛、重慶隆鑫、深圳臺鈴。該數據由中國摩托車商會權威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