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蘋果官方正式解除對iPhone 17系列的評測限制,全網科技圈瞬間沸騰。從數碼博主連夜趕制的開箱視頻,到各大平臺刷屏的參數對比圖,這款年度旗艦機的細節被徹底扒了個底朝天,甚至一些隱藏的bug也被提前曝光。
作為本代最受爭議的機型,iPhone 17 Air憑借5.6mm的極致厚度引發集體擔憂——當年iPhone 6"彎曲門"的陰影仍讓老用戶心有余悸。但蘋果此次選擇主動"自爆":官方發布的抗壓測試視頻顯示,這款超薄機型在承受59公斤壓力時雖出現彎曲,撤去外力后卻能完全復原,未留下任何永久形變。國內媒體更將其與iPhone 6 Plus進行直接對比,結果顯示Air機型在相同壓力下的彎曲幅度明顯更小,且恢復速度更快。
這種"薄而不脆"的特性源于材料革新。iPhone 17 Air采用5級鈦金屬框架搭配超瓷晶面板,在跌落、刮擦等極端測試中表現驚艷。專業礦物探針反復刮擦后,玻璃表面僅留下可擦拭的淺痕。蘋果高管甚至在發布會上現場演示暴力彎折,結果機身完好如初。這種在輕薄與堅固間找到的平衡點,徹底打消了消費者對"脆皮機"的顧慮。
影像系統的升級堪稱"牙膏擠爆"。iPhone 17 Pro系列成為全球首款支持ProRes Log模式與ProRes RAW采集的手機,這項通常出現在10萬元級專業無人機上的功能,讓視頻創作者在后期調色時擁有堪比攝影機的控制自由度——曝光、色溫、色調甚至去馬賽克處理都能精準實現。影視颶風團隊的實測顯示,過曝或欠曝的視頻素材通過簡單參數調整即可快速出片。
針對普通用戶的"雙重捕捉"功能則開創了前后攝同錄的先河。該模式支持4K 30fps高清錄制,后置鏡頭焦段覆蓋0.5X-40X超廣變焦范圍,看似為演唱會拍攝量身定制。但實測發現其存在明顯局限:雙攝畫面被永久鎖定,后期無法拆分處理,這一設計相比安卓陣營的靈活方案顯得保守。
測試中暴露的問題同樣引發關注。外媒發現強光環境下,特別是LED屏幕直射鏡頭時,iPhone 17系列會出現黑色方塊與白色曲線異常。蘋果官方回應稱這是極低概率事件,僅在特定亮度條件下觸發,承諾通過軟件更新修復。這種"新機慣例bug"雖未引發恐慌,卻讓消費者對蘋果的質量控制產生新思考。
續航表現呈現兩極分化。YouTube頻道The Tech Chap的對比測試顯示,iPhone 17 Pro Max連續播放視頻達7小時58分鐘,較前代提升半小時,但凰家測評的數據卻顯示提升近2小時。這種差異可能源于測試環境差異,不過iPhone Air以6小時43分的成績證明超薄機身并未犧牲太多續航。充電方面,17 Pro系列從0%充至100%僅需1小時16分,較前代縮短32分鐘,但新推出的60W動態充電頭在實際測試中僅穩定維持40W功率,且不兼容PPS協議,為其他設備充電時無法發揮最大效能。
從預售數據看,iPhone 17系列精準切中用戶痛點:Air機型用"薄而抗造"打破質疑,標準版補齊高刷與續航短板后成為性價比之選,Pro系列則憑借影像與性能優勢吸引專業用戶。這場蘋果與消費者需求的雙向奔赴,或將締造近年來最成功的iPhone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