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科技中國30周年慶典暨2025年度開發者大會近日在上海西岸國際會展中心盛大啟幕。這場以“從芯片到系統”為主題的科技盛會,吸引了全球半導體行業領袖、技術專家及跨界創新者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中國芯片產業三十年跨越式發展,并探討智能系統時代下的工程設計變革路徑。
新思科技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董事長葛群在主旨演講中,系統回顧了企業扎根中國的成長軌跡。上世紀90年代初,當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尚處萌芽階段時,新思便以代理業務切入市場,其EDA工具率先進入清華大學等高校實驗室。1995年企業正式在華設立分支機構,并向清華捐贈價值百萬美元的Design Compiler軟件,這一舉措恰逢國家“909工程”啟動,開啟了與中國芯片產業共成長的征程。進入21世紀,通過并購Avanti等戰略布局,新思逐步構建起EDA與IP領域的雙重優勢,同步推動中國本土研發團隊的規?;l展。
“技術創新與人才培育是產業發展的雙輪驅動。”葛群強調,在此理念指引下,新思中國確立了“讓明天更有新思”的戰略愿景。2019年將傳統用戶大會升級為開發者生態平臺,旨在打造技術交流與靈感碰撞的開放場域。今年完成對Ansys的收購,標志著企業正式邁入“系統級工程”新階段,通過整合電子、熱力、機械等多學科仿真能力,為智能汽車、機器人等復雜系統提供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
新思科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蓋思新在演講中指出,面對自動駕駛、工業機器人等新興領域的技術挑戰,單一維度的芯片設計已難以滿足需求。企業通過三大技術突破重構工程范式:在系統設計層面,實現電子電氣與機械熱力的跨域協同;在芯片開發環節,運用多物理場分析技術解決7nm以下制程的功耗與散熱難題;更將AI深度融入EDA工具鏈,推出AgentEngineer智能設計平臺。他特別展示了智能體系統的L1-L5演進路線圖,揭示從輔助設計到自主決策的進化路徑。
“未來的工程將是人機協作的新形態?!鄙w思新透露,新思正與多家行業領軍企業共建智能體生態系統,通過自動化工具緩解全球芯片設計師短缺的困境。這種協作模式非但不會取代人類工程師,反而能助其聚焦創意實現,將設計周期壓縮40%以上。
在“技術創新落地實踐”高峰論壇上,臺積電中國副總經理陳平披露,其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將芯片流片成功率提升至98%,同時運用AI算法優化3D封裝設計。波音民機集團全球副總裁高思翔則分享了航空領域的變革案例:數字孿生技術使新型客機研發周期縮短3年,維護成本降低15%。靈巧智能CEO周晨提出“經驗數字化”概念,強調將工程師知識注入仿真系統,實現物理世界的精準映射。
新思科技中國區副總經理姚堯進一步闡釋了數字孿生的范式轉變。通過融合電磁仿真與機械應力分析,其高保真系統模型能提前6個月發現潛在設計缺陷。這種虛實融合的研發模式,正在汽車電子、高端裝備等領域催生新的創新機遇。
大會同期舉辦的12場技術分論壇,深度聚焦生成式AI、智能汽車架構、RISC-V生態等前沿領域。近百位專家通過60余場技術報告,系統展示了從IP核設計到異構計算的系統級創新。在智能汽車專場,某車企代表透露采用新思系統仿真方案后,其ADAS系統驗證效率提升3倍;而在數據中心論壇,多家互聯網巨頭披露了基于新思IP的芯片定制化實踐。
這場持續兩天的科技盛會,不僅呈現了“芯片-系統-生態”的三級技術躍遷,更通過產學研用深度對接,勾勒出智能時代下的創新圖譜。當數字孿生突破次元壁,當AI設計員與人類工程師形成閉環,一個更高效、更精準的工程新范式正在加速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