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舉辦的一場行業演講中,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詳細闡述了公司在大規模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領域的技術布局。他指出,超節點架構已成為構建高效能AI算力的核心方向,并首次披露了華為兩款旗艦級超節點的具體參數與上市計劃。
據徐直軍介紹,華為推出的Atlas 950 SuperPoD超節點將配備8192張算力卡,預計于今年第四季度正式投入市場。而性能更強的Atlas 960 SuperPoD則搭載15488張算力卡,計劃于2027年第四季度面世。這兩款產品標志著華為在超大規模AI算力集群領域的技術突破,其中Atlas 950的算力密度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在技術對比環節,徐直軍通過多維度數據展現了華為產品的競爭優勢。以英偉達即將推出的NVL144超節點為例,Atlas 950的算力卡數量達到其56.8倍,總計算能力提升6.7倍,內存容量更是達到1152TB,相當于后者的15倍。在數據傳輸效率方面,華為超節點的互聯帶寬高達16.3PB/s,較NVL144提升62倍。即便面對英偉達計劃2027年發布的NVL576,Atlas 950在關鍵指標上仍保持領先地位。
徐直軍強調,華為在AI算力基礎設施領域的研發投入已取得顯著成果。Atlas 950超節點不僅在算力規模上創下新紀錄,其能效比、系統穩定性等核心指標也全面超越市場現有產品。他特別指出,該產品的內存帶寬和節點間通信效率達到行業前所未有的水平,能夠為大規模AI模型訓練提供持續穩定的算力支持。
針對業界關注的算力可持續性問題,徐直軍表示華為已構建完整的技術生態鏈。從芯片設計到集群架構,從散熱系統到能源管理,華為通過全棧自主創新確保AI算力供給的長期穩定性。這種技術優勢使得華為在應對未來五年甚至更長時間的AI發展需求時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