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媒體發布的評測視頻顯示,iPhone 17系列三款機型均支持40W有線快充技術,但不同型號在實際充電表現上存在明顯差異。該系列包含iPhone 17、iPhone 17 Pro以及iPhone 17 Pro Max三款設備,其充電效率受機身設計、散熱能力等因素影響呈現不同特點。
在高端機型中,iPhone 17 Pro Max的充電表現尤為突出。根據實測數據,使用蘋果官方40W動態電源適配器時,該機型峰值功率可達38W左右,其中35-40W的高功率輸出階段持續約10分鐘。完整充電測試顯示,前20分鐘即可充入49%電量,83分鐘后屏幕顯示電量達到100%。這種快速補能能力主要得益于其較大的機身空間和優化的散熱結構。
相比之下,iPhone 17 Pro的充電策略更為保守。雖然該機型在特定高負載場景(如啟動相機應用)下可短暫達到40W充電功率,但日常使用中功率多維持在26-28W區間。實測表明,其前20分鐘充電量可達52%,75分鐘顯示電量充滿。這種差異主要源于機身尺寸限制導致的散熱能力差異,工程師通過動態調整功率輸出來平衡充電速度與設備溫度。
作為基礎款機型,iPhone 17的充電表現符合其產品定位。評測顯示該機型支持40W有線充電,但實際功率多穩定在26-27W。完整充電周期中,前20分鐘充入50%電量,77分鐘顯示電量充滿,而完全充滿3692mAh電池需要108分鐘。這種表現與其更緊湊的機身設計直接相關,較小的內部空間限制了持續高功率充電的可能性。
技術分析指出,三款機型雖采用相同快充協議,但實際充電效率差異源于硬件設計的取舍。高端機型通過增大機身尺寸、優化散熱系統來支持更高功率的持續輸出,而基礎款機型則在保證基本快充體驗的同時,通過動態功率管理確保設備安全。這種差異化策略既滿足了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也體現了產品線的層次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