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媒體MacRumors近日發布報告,聚焦蘋果最新操作系統iOS 26的"液態玻璃"設計引發的用戶爭議。這款于2025年9月15日正式推送的系統更新,因其自iOS 7以來最激進的視覺革新,在社交平臺和科技論壇掀起熱議浪潮。
蘋果此次采用仿玻璃材質的動態界面設計,通過實時變化的色彩漸變、流體形狀和光影效果,試圖重構數字交互的視覺語言。系統引入大量微交互動畫,包括圖標彈性變形、通知氣泡浮動等效果,旨在提升操作趣味性。但這些創新嘗試在用戶端引發兩極分化,負面評價集中在三大維度:性能表現、視覺干擾與操作效率。
在設備適配層面,舊款iPhone用戶反映系統動畫存在明顯卡頓,特別是在多任務切換時出現延遲。有用戶測試顯示,iPhone 12 Pro運行新系統時,應用啟動速度較前代系統下降17%。視覺設計方面,持續變動的界面元素被指造成認知負擔,部分用戶表示需要額外0.8秒才能定位功能入口。操作邏輯的改動同樣引發不滿,基礎設置路徑的深度增加導致單次操作點擊次數上升40%。
具體設計爭議點包括:動態陰影導致文字可讀性下降23%;卡通化圖標與擬物化元素混用破壞視覺統一;部分系統界面仍保留平面設計,與玻璃質感界面形成割裂。資源占用問題尤為突出,系統內存占用較iOS 25增加1.2GB,在4GB設備上頻繁觸發內存清理機制。
盡管爭議不斷,仍有19%的受訪用戶認可設計革新。支持者認為流體動畫讓交互更具生命力,特別是鎖屏鍵盤的泡泡效果獲得年輕群體青睞。視覺設計師指出,光影折射技術實現了97%的物理模擬精度,圖標設計回歸Apple經典美學。部分用戶表示,雖然初期需要適應,但三天后操作效率已恢復至原有水平。
行業分析師指出,此次設計爭議暴露出視覺創新與用戶體驗的平衡難題。蘋果工程師團隊透露,后續版本將優化動畫渲染引擎,并增加"簡潔模式"供用戶選擇。這場關于數字界面美學的討論,或將推動行業重新思考功能性與藝術性的融合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