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文旅服務專題展區里,科技與創意的融合正為文旅產業注入全新活力。從智能導覽到沉浸式體驗,從創意文創到數字視聽,一系列創新產品和服務讓觀眾感受到文旅融合的無限可能。
在北京動物園展區,一套名為"中國本土動物AR拼搭積木"的文創產品吸引了眾多家庭駐足。這套積木融合了計算機視覺、增強現實和語音合成技術,用戶通過手機掃描積木即可生成大熊貓、紅腹錦雞等珍稀動物的立體動態模型,并同步收聽專業科普講解。"這種從靜態認知到沉浸體驗的轉變,讓孩子們在玩耍中學習知識。"展區負責人表示。另一款流沙冰箱貼則用不同顏色的流沙模擬四季流轉,通過替換背景展現四時之美;頤和園系列紙雕便簽盲盒采用多層嵌套設計,撕取便簽時佛香閣、清晏舫等建筑景觀逐層呈現,趣味性與文化性兼備。
智能導覽系統的升級為游客帶來個性化服務體驗。在北京市文物局展區,愛可聲AI數字人導覽系統通過語音交互實時解答問題。"最近長影舊址博物館新增了哪些展覽?"面對提問,數字人幾秒內便回復:"新增了1933年至1945年中國共產黨領導電影事業的奮斗歷程展區,同時開放了田華藝術館和趙一曼紀念館臨展館。"該公司副總裁介紹,該系統已覆蓋全國100多家博物館,可根據用戶身份切換講解模式——對親子家庭采用生動語言,對歷史愛好者則提供深度解析。
具身智能機器人"AI小螞ROBOT"在展區內靈活穿梭,成為另一大亮點。這款機器人不僅能提供目的地信息查詢、行程規劃和多語言翻譯服務,還能通過情感交互成為游客的"貼心旅伴"。科大訊飛展出的多語種AI透明屏和手持即時翻譯機實現了同聲傳譯功能,咪咕文化的AI視頻彩鈴則支持"一圖變裝""一圖成片"等創意玩法。這些技術突破有效解決了游客出行中的語言障礙和規劃難題。
數字視聽領域同樣亮點紛呈。北京蔚領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XR互動影視作品《木蘭2125 XR》,以180°環幕視角、單目4K畫質和杜比全景聲打造沉浸式體驗。"感覺木蘭就在眼前,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太震撼了。"觀眾葉先生觀影后感嘆。在大視聽展區,觀眾戴上XR設備可化身"小豬妖"暢游浪浪山;海淀展區的VR項目《夢回圓明園》則通過1:1數字化復原技術,讓參觀者置身虛擬圓明園中感受歷史風貌。
"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已貫穿文旅產業全鏈條。"中國傳媒大學專家指出,從創意策劃到產品研發,再到"文旅+百業"的跨界融合,技術創新正在推動各環節高效連接,持續提升文旅服務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這種融合不僅優化了游客體驗,更為文旅產業的新質生產力發展開辟了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