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慕尼黑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現場,中國汽車企業的展臺成為最受矚目的區域之一。據組委會統計,此次參展的116家中國企業中,既有傳統整車制造商,也有新能源技術供應商和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商,參展規模在非德國本土企業中位居首位。
盡管當前中國品牌汽車在德國市場的年注冊量仍處于爬坡階段,但增長勢頭強勁。數據顯示,今年前八個月中國汽車在德國的新增注冊量同比激增100%,其中新能源車型占比超過75%。這種增長態勢在歐洲大陸更為顯著,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歐洲市場累計銷量突破500萬輛,是同期歐洲本土品牌銷量的三倍有余。
中國汽車產業的崛起并非偶然。在慕尼黑車展技術展區,多家中國企業展示了800V高壓快充平臺、固態電池原型、城市NOA智能導航輔助駕駛等前沿技術。某參展商的技術負責人表示:"我們正在用軟件定義汽車的理念重構產品邏輯,歐洲消費者開始認識到中國方案的技術價值。"
這種技術突破正轉化為市場認可。德國汽車研究中心的報告指出,中國品牌在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份額已從2020年的3%躍升至2025年的18%,特別是在3萬歐元以下價格區間,中國車型憑借長續航、高配置和快速迭代能力形成競爭優勢。慕尼黑工業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認為:"中國車企用五年時間走完了歐洲十年的電動化進程,這種創新效率正在改寫全球汽車產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