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國際能源博覽會近日在江蘇常州拉開帷幕,這場以“新動力·新能源·新常州”為主題的盛會吸引了全球能源領域的目光。開幕式上,33個涵蓋人才引進、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等領域的重點項目完成簽約,總投資規模突破337億元,為城市新能源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作為全國首個構建“發儲送用網”全鏈條產業生態的城市,常州在新能源領域交出了亮眼成績單。數據顯示,今年1-7月當地新能源領域規上企業實現產值5077億元,同比增長4.3%;僅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整車產量就達39.1萬輛,增幅達42.3%。這座正在沖刺萬億級產業規模的城市,去年新能源產業總產值已突破8500億元大關。
在碳達峰試點城市建設進程中,常州創新推出企業首席雙碳官制度,同步推進新型能源體系與ESG治理體系建設。活動現場,常州高新區與溧陽高新區分別發布《長三角(常州)雙碳·ESG國際產業創新園建設方案》和《國家級零碳園區建設方案》,標志著城市在綠色轉型領域邁出關鍵步伐。兩大園區將聚焦能源結構優化與產業低碳化改造,為長三角地區提供可復制的綠色發展樣本。
面對新能源產業變革新趨勢,常州提出以人工智能為核心引擎構建“6+X”未來產業體系。該體系重點布局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新型儲能、合成生物、先進材料、化合物半導體六大戰略產業,通過“瓦特經濟”與“比特經濟”的深度融合,推動能源產業向智能化、數字化方向升級。這種產業轉型路徑,既延續了常州在裝備制造領域的傳統優勢,又開辟了智能經濟的新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