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盛集團舉辦的年度科技盛會上,人工智能成為貫穿全場的核心議題。這場為期三天的“Communacopia + 科技大會”在舊金山落下帷幕,參會者用實際行動展現了資本市場的風向標——與AI直接相關的企業成為焦點,而傳統科技公司則面臨更嚴苛的審視。
甲骨文公司成為會議期間股價波動最劇烈的案例。這家成立48年的科技巨頭因與OpenAI達成重要合作,預計未來合同收入將激增359%,股價隨之大幅上揚。這場交易不僅讓甲骨文重新回到投資者視野,更印證了AI技術對傳統企業估值的顛覆性影響。高盛分析師指出,這類合作正在重塑科技行業的價值評估體系。
會場內的熱度差異直觀反映了資本流向。英偉達與OpenAI的演講場次引發投資狂潮,主宴會廳提前20分鐘便已滿座,主辦方不得不開放三個分會場轉播。相比之下,meta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演講僅吸引到兩個分會場的觀眾。這種鮮明對比,讓“是否深度參與AI”成為區分企業前景的隱形標尺。
對于不直接涉足AI基礎設施的企業,會議氛圍明顯趨于謹慎。軟件制造商群體承受著巨大壓力,投資者的問題直指核心:“你們的AI功能如何創造收入?客戶是否愿意為此付費?”高盛科技投資銀行部董事總經理Matt Lucas觀察到,軟件公司正被迫加速調整戰略敘事,以應對客戶對AI解決方案的迫切需求。
盡管有分析師認為AI將推動軟件行業繁榮,但現場投資者的反應更為務實。多位基金經理表示,他們需要看到明確的變現路徑,而非概念性陳述。這種態度在會議期間的多場閉門交流中尤為明顯,軟件企業被反復追問技術落地的具體案例和收入數據。
部分企業開始給出具體答案。谷歌云業務負責人Thomas Kurian的發言引發廣泛關注,他詳細展示了AI基礎設施和代理產品如何帶來數十億美元收入。其展示的每張幻燈片都被現場觀眾競相拍攝,顯示出市場對可復制變現模式的強烈渴望。這種透明度為其他企業樹立了標桿。
更多公司正在探索差異化路徑。客戶互動軟件商Twilio披露,其AI代理工具通過文本轉語音等功能,已為十大AI初創企業客戶創造六位數至七位數的年化收入。約會應用Grindr則推出AI掃描功能,為付費用戶生成“熱門潛在對象”列表,直接推動高級訂閱服務增長。這些案例表明,AI變現正從基礎設施層向應用層延伸。
在AI淘金熱中,數據基礎設施企業成為最大受益者。Databricks、Snowflake和MongoDB等公司享受著“賣鏟人”的特殊待遇,它們為AI模型提供數據處理、分類和查詢支持,其價值被資本市場重新評估。今年以來,Snowflake股價上漲43%,MongoDB漲幅達37%,Databricks更完成10億美元融資,AI產品年化收入突破10億美元。
這種分化正在重塑科技股格局。直接參與AI浪潮的企業獲得資本追捧,而傳統軟件公司則面臨戰略轉型壓力。高盛軟件分析師Kash Rangan雖認為AI將促進軟件行業發展,但臺下投資者更關注短期變現能力。會議期間的多場討論顯示,企業探索AI商業化的速度,將成為決定其市場地位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