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照母山下,柏林變電站的上空,隨著一陣“嗡嗡嗡”的聲響,一架裝備了高清攝像頭與紅外測溫技術的無人機在工作人員的精確操控下緩緩升起。這架無人機如同一名空中巡檢員,肩負著對高壓線塔進行細致檢查的重任。
操控無人機的國網重慶市北供電公司輸電運維人員李吉兵,正專注地注視著手中的操控器。他靈活地調整著無人機的飛行角度與速度,對高壓線塔上的各個關鍵部位進行360度無死角的拍攝。從絕緣子串到金具,再到導線連接點,每一個細節都逃不過無人機的“火眼金睛”。甚至連高壓線塔上的微小螺帽,在高清鏡頭的捕捉下也清晰可見。
操控器的屏幕上,各種顏色層次分明。無人機利用紅外測溫技術,精準地掃描著設備的溫度。不同的顏色代表著不同的溫度范圍,從而幫助工作人員快速判斷設備是否處于正常狀態。一旦發現異常,便能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意外狀況的發生。
柏林變電站作為照母山片區的電力“心臟”,其周邊分布著眾多樓宇、核心商圈和交通樞紐,電力巡線任務異常艱巨。然而,有了無人機的加入,這一局面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李吉兵表示,以前巡檢高壓線塔需要斷電后進行,或者穿著厚重的絕緣服攀爬近一小時才能靠近檢查,全憑肉眼和經驗判斷。而現在,無人機可以輕松地完成這一任務,大大提高了工作質量和效率。
這架無人機不僅飛行穩定,續航能力強,一塊電池就能持續飛行超過20分鐘,巡檢十多個桿塔。而且,它還具備精準的“診斷”能力,能夠將隱患細節清晰地呈現在工作人員眼前。李吉兵介紹,以前每人每月最多巡檢30公里,而現在無人機能夠完成超過100公里的巡檢任務,而且“把脈”更準,為電力保供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國網重慶市北供電公司還在其管理轄區內設置了41個無人機機槽,實現了轄區內的全覆蓋。這些機槽如同無人機的“停機坪”,讓飛手們足不出戶就能遠程控制無人機進行巡視。無人機根據預設的飛行計劃自動起飛,完成巡檢任務后自主降落至機巢內,并啟動充電程序,為下一次巡視做好準備。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已配備了上千架無人機和一批智能化機巢,建立了高度智能化的無人機云端控制系統。這一系統的建立,不僅提升了電力巡檢的效率和準確性,還為迎峰度夏電力保供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公司還在不斷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如5G、物聯網和AI等,以加快打造更多智能巡檢裝備,進一步提升工作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