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7月17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拍攝的特斯拉展臺。新華社記者 丁洪法 攝
新華社北京7月18日電 題:美企借力“中國速度”強化全球供應鏈
新華社記者陸蕓、吳瓊、黃澤晨
盛夏時節,正在北京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上,一臺搭載美國科技巨頭英偉達芯片的中國制造機器人優雅地將冰鎮礦泉水遞給觀眾。
在英偉達展臺上演的這一幕是全球供應鏈相互依存的真實寫照。盡管供應鏈挑戰加劇,英偉達、蘋果、特斯拉等美國企業仍借鏈博會舞臺重申對華承諾,展示其深度融入中國供應鏈的決心及雄心勃勃的投資計劃。
“中國供應鏈是一個奇跡。”英偉達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16日舉行的鏈博會開幕式上說。
此次北京之行,黃仁勛還參加了鏈博會上的爐邊談話并舉行了媒體見面會,公開表達對中國的長期承諾。他透露,英偉達即將開始向中國市場銷售H20芯片,“希望將更先進的芯片帶入中國市場”。
黃仁勛的高調亮相釋放出強有力的信號。對許多企業而言,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融入世界上最完備的供應鏈體系,借力“中國速度”以驅動全球創新。
從英偉達、蘋果公司、高通等科技企業,到星巴克、麥當勞、沃爾瑪等消費巨頭,吸引美國企業參加鏈博會的不僅是中國14億多人口的巨大消費市場,更是對中國供應鏈生態體系的高度依賴。
據鏈博會主辦方中國貿促會介紹,本屆鏈博會上美國參展商數量比上屆增長15%,繼續位列境外參展商數量之首,參展面積增長10%。
在英偉達展臺不遠處,蘋果公司的展臺設計延續了其零售店風格,但展示內容并非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產品,而是聚焦其中國供應商的智能制造與綠色生產流程。展臺顯眼位置,一行黑體字寫道:“蘋果公司全球的200家主要供應商中有超過80%在中國生產。”
蘋果公司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葛越對記者表示,過去五年,蘋果公司在中國的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領域投資超過200億美元,中國智能制造的水平在全球處于領先水平。
“我們將繼續深耕中國,和本土供應商協同創新、共同合作。”她說。
區別于傳統展會,鏈博會以獨特的供應鏈展示邏輯,呈現全球產業分工協作。每個展館內,上中下游企業毗鄰而居,直觀展現彼此的依存關系與協同效應。
在智能汽車鏈展區,特斯拉展臺呈現的“中國速度”成為焦點。據介紹,其展示的Model 3、Model Y車型本土化零部件占比高達95%,上海超級工廠平均約每37秒就有一臺新車下線。
“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電動車產業鏈,本土供應商的頂尖技術實力與高效響應速度為其提供了堅實的供應鏈保障。”特斯拉公司副總裁陶琳說,特斯拉將繼續在中國市場加大投入,支持供應鏈創新發展。
這是7月17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拍攝的康寧公司展臺。新華社記者 丁洪法 攝
“中國市場的增量不僅在于規模擴張,更在于價值躍遷。”康寧中國區總裁兼總經理林春梅表示,這是康寧連續第三次參與鏈博會,期待與產業鏈伙伴共同探索發展新機遇。
林春梅說,中國市場正迎來新一輪增長機遇。面對人工智能時代對光纖需求激增,康寧上海光纖工廠將在今年實現高端光纖本土生產。康寧堅持在華長期發展的信心,承諾今年將在中國增加5億美元的投資。
“我們在本地設有研發中心,希望通過貼近市場,縮短創新周期,以‘中國速度’驅動全球創新。”她說。
“中國智造”已經逐步成為跨國公司全球價值鏈體系中的“創新支點”。美敦力全球高級副總裁顧宇韶介紹,2024年,一款從研發、設計到生產達成100%本土化的醫療器械產品在中國誕生,在一年內以“中國速度”完成從研發到獲證量產,迅速覆蓋全國500多家醫院,并已銷往全球。
“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醫療市場和重要的創新策源地,并將在全球醫療產業鏈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顧宇韶說。
對多數美國企業而言,投資中國已成“必選項”。他們深知,在鏈博會上,與中國供應商的深度合作正創造著不可替代的優勢。
“如果你想保持發展,就必須持續投資。”黃仁勛說,中國市場瞬息萬變,競爭異常激烈。“我們必須不斷進步,每一天都不能停歇。”